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花样就业歧视需法治解药
榜样就在身边感染你我
给在线教育 套上“法律笼头”
对奇葩月饼 须念好“监管经”
骗局
温馨的“娘家人服务站”多多益善
治虚假医药广告 还需下“猛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8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在线教育 套上“法律笼头”

 

随着暑假即将进入尾声,不少家长选择让孩子收心学习,将目光投向了在线教育。然而,满心期待报了名,发现教师的水平堪忧。近日,一则关于51talk线上英语外教“东南亚口音重”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热议。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认为,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规则不完善,导致在线教育乱象由来已久,在线教育硬伤难除。(8月15日《法制日报》)

在线教育让更多教育资源得到了释放,也给学生提供了不少便利和实惠。然而,在线教育还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泥沙俱下,乱象丛生——对教师资格把关不严,相关平台的审核标准不一,有些提供点对点线上教学服务的教师几乎全靠“自我证明和宣传”;授课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教师授课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强,达不到课标要求;收费标准五花八门……这些问题妨碍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会侵害学生的权益。

在线教育是个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1560.2亿元,用户规模为9001.4万人;预计到2019年将达2692.6亿元、1.6亿人的规模。对于在线教育,我们应该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和鼓励,而不是因噎废食,封杀围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有必要给在线教育套上“法律笼头”,通过立法、修法、打法律补丁、完善细则等方式,堵住调整漏洞,明确在线教育的认证标准、准入资格和把关责任,明确相关平台、教师以及市场监管、教育部门的责任,明确收费标准和授课质量标准,参照网络购物营销管理模式建立用户评价制度、信用惩戒制度和退出制度,建立方便快捷的维权机制。当然,完善了法律规则并不意味着药到病除,相关监管部门必须依法履职,把法律落实到位,才能督促和倒逼在线教育平台、教师增强自律意识、责任意识,恪守规则底线,打造教育品牌。□李英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