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多网络投资理财公司兴起,利用高利息回报作为诱饵,把投资者的积蓄以理财的名义收入囊中,等投资者需要用钱要去支取的时候无法兑现,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面对诸多超高回报投资理财骗局,工商部门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谨慎、理性地对待投资理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投资理财诈骗常见形式
1、在市区重点部位派发传单,通过免费旅游、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引诱群众,特别是游说中老年群体到公司参观、听课,以投资保健品、粮油食品等项目为由,许诺20%至30%的高额年化收益。
2、利用交易中心挂牌的公司引诱社会公众投资,宣称为境外实力雄厚集团在境内的分支机构,编造吸引人的投资增值项目,许诺高额年化收益,承诺借款到期一次性返还本金。
3、假借P2P名义搭建非法平台,通过发布虚假的借款项目为自身融资,投资者的资金直接进入不法分子的私人账户,募集的资金用于不法分子投资房地产、股票、期货或以高额利息放贷赚取利差。
4、假借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社会成功人士的身份,以帮客户开展银行验资等银行业务为借口,承诺支付高额利息。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工商部门提醒大家要警惕以上诈骗形式,在此给大家几个提示:
首先就是要能够扛得住高额回报率的诱惑,要了解产品具体是什么样的形式和模式,很多收益很高的产品可能存在一定的陷阱。在投资前,大家要对投资的企业有初步的了解,比如公司的具体资料等,除了网站信息以外,还需要查询该公司的注册资料,企业的注册信息都可以通过全国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其次,大家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政府网站来查询资质,比如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行业,都有相应的监管机构。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公司有完善的注册资料,但仍然要小心,对于所投资的企业最好是上门查看是否有在其公示的地方办公。
最后,有些企业各种注册资料齐全,办公地址也在非常高大上的地方,装修富丽堂皇,但也有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就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对于不了解和不熟悉的行业要多咨询专家和业内人士,多方面了解资料,谨慎投资,不要盲目追求高息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