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厂24年来,我最高兴的是成为一名优秀车工!”这是首钢矿山机械制造厂车工秦涛的心声,也是他24年来的不懈追求。
秦涛的出色表现,使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钢铁行业劳动模范、北京市突出技能人才、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还是2012年、2017年北京市第十一次、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从“门外汉”到“排头兵”
秦涛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父母是苇河林业局的工人。1990年3月,技校毕业的秦涛回林场当了一名小学教师。1993年3月,首钢矿业公司去苇河林业局招工,秦涛抱着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从东北来到首钢矿山机械厂当了一名车工。
走进新的领域,必须一切从零起步。“刚来的时候,我就天天跟在师傅身后、守在车床旁边站着,一个月连车床都摸不着,当时确实一点也不懂。”秦涛回忆说。从教书育人的老师变为一无所知的“徒弟”,秦涛决定尽快转变角色。此后,他在师傅的指导下,抓住一切机会动手操作,认真和师傅学习普通车床的操作技术,很快掌握了C620车床的基本操作技术。
为了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秦涛一边向师傅学,一边向书本学。凭着这股钻劲,秦涛逐渐成了一名技术熟练、善想点子的好车工。他研制工装卡具,解决了用1.6米立车进行钻孔的难题;采用工件装卡找正的办法,保证了内孔加工的精度;研制设计自动定心胎具,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
2007年8月,秦涛参加了北京市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获得冠军。2010年他获得首都劳动奖章,直接晋升为高级技师。
大赛给秦涛带来了荣誉和名誉,有人劝秦涛“跳槽”。秦涛说:“机械厂给我创造了很多出去学习的机会,我才有这样的成绩,我不能因为外面给钱多就一走了之,这事咱做不到,这是做人的原则。”
刀尖上拼出效益
“参与各类产品的攻关是我最大的荣耀,看到我们的产品得到用户的认可,是我最大的愿望。”秦涛说。这些年,凭着一手精湛的车床技术,秦涛解决了数不清的产品加工难题。
在机加工生产中,经常遇到复杂的、意想不到的难题。机械厂6.3米立车是数控车床,一次在加工大型卷扬的过程中出现卡壳,这个外径为1987毫米、长度为2200毫米、材质为铸铁的大型卷扬,要求在外圆上加工出导程为96毫米、具有完整21圈的半圆形双线螺旋槽。由于6.3米立车滑枕的行程不足2米,不能满足21圈完整螺旋槽的加工要求,为此只能采取倒面接刀加工。但盲头螺纹不允许出现退刀槽,所以不能像普通车床那样从外向里扎着挑扣,这在编制数控程序中可是一个大难点。秦涛最后经过攻关,采用倒面接刀法,选用圆弧刀,用包络法,顺利完成了卷扬加工任务,创经济效益6万元。
“秦师傅就是太爱钻了!”这是同事们对秦涛普遍的评价。轴销套类零件是机加工常规备件,如何保证中心孔加工精度是个难点,加工数量一多,反复划线、装卡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出现尺寸误差,出现吃刀过大、打刀或吃不着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秦涛制作了专用工装,既不用划线,又不用频繁拆卸卡盘,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此后他还利用学到的知识,自编程序,攻克了球面加工易变形、报废的难题,解决了烧结机喷油嘴加工难题,年创效益8万余元。
2010年,随着对数控车床技术的掌握,秦涛开始对各传统加工工艺进行改良。蜗杆是机加工分厂常规产品,属于螺旋结构,利用普通车床加工,不仅对刀困难效率较低,而且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为此,秦涛开始研究采用数控车床加工此工件。从毛坯到蜗杆的牙型成型加工余量较大,对于数控编程也是一大难题,最初秦涛用宏程序编写,但时间一久,他发现利用这种宏程序计算步骤多,编写麻烦耗时,而且局限性较大,适用范围窄。
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最大限度发挥数控车床的优势,秦涛进一步对该程序进行优化,经过两个昼夜的钻研,他编写出了一个新的蜗杆加工数控程序,经试验,每次调整程序的时间较短,做到了通用性好、方便快捷,节省了系统的存储空间,加工效率比原程序提高了40%以上,比普通车床更具有能够快速进退刀、吃刀均匀有序、角度准确等诸多优势。随后秦涛在研究试验中,又发现该程序既适合各种蜗杆的加工,也适合牙型是直线型的、对称的、各种角度的内外螺纹的粗精加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此后一直在机械厂推广使用。
此后,他先后对10余个数控程序进行了改进,不但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培训新人传道有方
2013年8月16日,在由首钢总公司劳动工资部、首钢培训中心、首钢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钢高技能人才现场暨首席技师工作室挂牌仪式”中,以秦涛名字命名的矿业公司第一个北京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挂牌。
2014年,机械厂机加工分厂负责北京凯特破碎机有限公司G465圆锥躯体加工任务,任务下来后,摆在分厂面前的是紧张的工期和首次制作毫无经验等系列难题。秦涛回忆说:“当时不发愁是假的,但既然接下了这个任务,我是团队的负责人,就必须带领团队成员往前走!”为此,秦涛带着大家反复推敲、论证加工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
项目顺利开工了,但加工过程中新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工件结构的复杂性,普通刀具根本无法加工到位。“既然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加工需求,那咱们就打破常规。”秦涛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展刀具攻关,用CAD绘图测量加工死角的角度位置,改变以往刀杆形状,制作专用刀杆,为车刀达到加工范围提供条件,同时根据刀杆角度制作球面专用车刀,保证球面加工精度要求的同时使刀杆在死角外部区域活动自如。
专用刀杆与车刀的密切配合,达到了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项目的成功完成,赢得用户好评,实现产值12.58万元,扩大了机械厂外部市场份额,同时也为分厂在刀具的研究方面拓宽了思路。
2016年,由于矿业公司实施转型提效政策,机械厂机加工分厂面临着结构性缺员,青工群体成了生产主力,但青工们工作经验少、技术水平低,如何缩小新老人员间的“技术代差”,一时间成为分厂亟待解决的难题,这时早已是分厂职能组技术人员的秦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请缨选择转岗,从职能组到生产一线亲自指导青工们学技术。
穿上“蓝衣服”、劳保鞋,就这样秦涛从办公室转岗到了生产现场,在干好自己本职车工岗位的同时兼职成为一名现场培训师。为了尽快缩短转岗青工的岗位“磨合期”,从机床操作面板使用到刀叉开关再到机床部位检查,秦涛对转岗青工一一耐心讲解着,只要青工有难题,他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做好传帮带。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