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公众急救技能 亟待培训普及
农民工子女暑期体验 高温下父母工作
8根电线杆成“路霸” 行车如过“梅花桩”
杭州地铁站“纳凉族”扎堆 直接躺地上酣睡
安徽合肥 共享书店受欢迎
西班牙举行“拴牛节” 民众爬栏杆躲奔牛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众急救技能 亟待培训普及

 

一名女乘客早前在首都机场的摆渡车上突然晕倒,心脏骤停,没了呼吸。万幸的是,同车的7名医生及时出手相救,姑娘与死神擦肩而过;无独有偶,前几天早晨,在北京广安门医院附近一名50多岁的男士晕倒,意识不清。人群中冲出两名护士,马上跪在地上为他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患者恢复呼吸后被送到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7月18日《科技日报》)

这两次“猝死”得到成功急救,说明普及急救技能十分必要。现实是,当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绝大多数民众除了等待救援外束手无策,大多数并不知道如何展开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导致一些人错失抢救时间而枉送了性命。

事实也是如此。国际红十字会联合会2016年心肺复苏术和急救指南指出,如果旁观者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可以把心搏骤停病人的存活率从3.9%提升到16.1%。因而,鼓励旁观者实施复苏,让更多人参与复苏是当务之急。可是,我国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率不尽如人意。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Cardiol 2017年3月15日在线版的数据显示,院外心搏骤停发生后,现场复苏实施率美国为46.1%%、加拿大为29%、瑞典为46%—73%、日本为32.2%、澳大利亚为21.2%,而我国仅为4.5%。须知,心源性猝死,关键是在心脏骤停后四分钟内进行急救,如果不在现场展开急救,或等待120急救,或把病人送医院,都会错过“黄金四分钟”,让病人等死。

我国心搏骤停现场复苏实施率低,只是我国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率低的突出一面。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急救技能的培训率低,掌握急救技能的人就少。究其根源,主要是我国的急救技能培训主要靠红十字会和医院,没有其他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等,导致急救知识推广不够,民众对急救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技能培训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这是因为我国的急救技能培训还没有从制度和法律上作出强行规定,导致急救技能培训可有可无,怎么能提高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普及率呢?

有鉴于此,笔者建议,一方面从制度、法律着手,把急救技能培训纳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岗前培训中,提高民众对急救知识的重视程度,提高民众的急救技能水平,特别是要在特殊行业、特殊人群中广泛开展培训,提高诸如警察、消防官兵、医护人员、出租车司机、保安门卫、机场车站服务人员、政府公务员、教师等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在各社区设立急救技能免费培训中心,免费为公民培训相关急救知识与技能,提高急救技能培训率,从而提升公共安全水平,避免公民发病时因缺乏急救技能而枉送了性命。同时,立法鼓励公民施展急救。像上海市那样,出台《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明确规定,“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法律责任”,鼓励公民大胆施救他人。

□吕也玫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