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朝阳区安贞街道2017年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大会召开,正式拉开安贞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此次改革主要包括社区规模调整和社区服务站改革,目的是推动社区减负,让更多社工走出居委会,走进居民家、走进社会单位,实现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社区服务的零距离。”安贞街道办事处主任董健介绍。
据了解,社区规模调整是第一步,安贞街道将新增五路居、涌溪、安外、外馆4个社区,并调整安贞里、安贞西里、安华里、安华西里等四个社区的管辖范围,将以上各社区规模调整至3000户左右。社区规模调整前,按照社区工作者包楼包片责任制管理要求,每名社工平均包居民户近400户。在日常工作繁重的时期,居民见不到社工成为阻碍社区居委会与居民联系的难题。规模调整后,现有的4个社区将拆分为8个社区,社区人口规模更趋合理,每名社工服务的居民户减少近一倍,与居民的联络频次将增加。
董健介绍,社区规模过大是街道社区管理精细化的难点之一,同时存在的还有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人员合一、职能不清,更多的社工被束缚在服务站从事程序化服务工作,难以真正实现走动式服务。为稳妥推进改革,安贞街道确定了“一站两居”“厅站合一”“一站一居”三种社区服务站模式。
安华里社区和安外社区紧邻,即将启用的安贞街道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采取的是“厅站合一”的模式,即安华里社区和安外社区居民直接到街道办事大厅就能办理窗口业务,避免社区、街道两边跑。其他3个新拆分的大社区实行“一站两居”模式,即一个服务站的社工服务2个居委会辖区居民,既避免了居民因社区拆分带来的办事不便,又精简了社区服务站人员规模。通过此次调整,有30多名社工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社区办主任陈静超介绍:“从办事服务上,重新梳理并明确了服务站的31项服务项目和办结时间,各社区根据业务量大小不同设立1至3个综合接待窗口,实行AB岗管理,培养服务站全能社工。居民到服务站来,全能社工一站式服务。从办事体验上,我们对服务站空间进行调整,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居民活动空间,实现‘办公区域最小化,活动区域最大化’”。
在新成立的五路居社区服务站,记者看到,原来的一站式服务大厅被更具特色的客厅式接待大厅取代,站内服务人员由原来的8人左右减至2人,虽然人员减少了,但办事的效率却提高了、居民体验更好了。据悉,其他社区服务站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客厅式服务站建设。
□本报记者 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