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学生就业如何走出误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就业如何走出误区
专家:转变心态 从基层做起 先就业后创业
 

又到一年毕业季,对于走出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来说,就业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考题。心态摆不正、盲目创业……怎么才能顺利地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呢?

【现象一】

心态错位 高不成低不就

数字显示,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765万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795万。人们总说大学生就业难,而这个“难”字背后既包括客观的因素,也免不了就业者主观心态的干扰。高不成低不就则是其中之一。

“上大学就是想找到体面的工作,一般的单位真是看不上。”大四学生小吴即将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在象牙塔里生活了4年的她,得过奖学金、参加过学生会,还是班干部。聊到就业,她话里话外透露出无限的优越感和高眼光。

小吴学的是会计专业,虽然成绩优秀,但是她并没有考研究生的打算。“我想尽早踏入社会,开始工作。”大学四年,小吴也有过到单位实习的经验。因为去的都是一些知名单位,小吴的就业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我怎么也是个名牌大学的学生,还是要去个大企业工作。起点要高,才能有发展。”

小吴介绍,家长也曾给她介绍工作,但是一听工资和单位规模,小吴当即否决了。“就是不想去。”虽然不想去没有名气的小单位,但是名牌会计事务所的大门似乎没那么容易打开。“有名的单位要求特高,都是名牌大学生来应聘,个个都是精英。”小吴表示,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她也很矛盾。

记者发现,不少毕业生甚至是已经就业的毕业生,都有过小吴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这种心态真是要不得,很可能耽误你找到合适的工作。”从事文化传播工作的杨艳介绍,自己也经历过找工作的艰辛。

“主要是心态不正确,总觉着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上来就想找大企业。但是又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小的单位看不上,就不去。一来二去,错过太多就业机会。待业一年多,才找到现在的单位。”杨艳说。

【现象二】

缺乏经验 盲目创业

近些年,不少大学生在毕业时,没有选择就业而是走向创业的道路。对于大学生创业,国家也出台相关措施,让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子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健全涵盖校内外各阶段、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促进供需对接和精准帮扶,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虽然大学生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选择创业前还是要做好各种调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切勿冲动、盲目。”李晓说。毕业已经两年多的李晓经营着一家餐厅。两年前,她和所有大学毕业生一样,为就业而抓耳挠腮纠结过一段时间。

“我大学学的是法学专业,说实话,当时选择这个专业时就欠考虑。盲目跟风,毕业前找工作真是挺难的。而且我的性格也不太适合做这行。”喜欢美食的李晓产生了开餐厅的想法。“一方面是就业难,我实在不想为这事浪费太多时间。再有我也为创业做过功课,其中的困难,可能遇到的问题,我都反复考虑过。”

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最终李晓的主题餐厅开起来了。“我身边也有大学生来过餐厅,也萌发创业的想法,每次我都会和他们说,创业值得鼓励,但还是要谨慎对待。自己创业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两方面都要有心理准备。像我的店,刚开始经营时,生意也比较惨淡。还有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能给家人带来太多的负担。总之不能盲目创业。”

【建议】

敢于从基层做起 要能放得下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与2014届的92.1%和2013届的91.4%基本持平。从数据来看,大学生就业率并不低,但社会上仍然弥漫着就业难的气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吴江指出,我国目前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其中就业观念问题是很重要的因素。现在大学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应适应调整。但从现实情况看,这种调整的节奏有点慢,大学生还是明显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就业期望过高的问题,尤其是对就业单位、工作强度、薪酬待遇等方面的要求还是比较高,比如,很多大学毕业生仍然比较青睐政府部门、外企、国企、大企业,但这些单位总体上用人量有限。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实际上,就我国吸纳就业的情况看,大量的中小企业才是人力资源的最大需求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80%城镇就业岗位,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体。

吴江提出,其实不是找工作难,是找好工作难。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不能只把眼睛盯着那些高大上的岗位,不愿意脚踏实地,必须要从基层开始做起。

吴江建议,要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在政府及社会的大力帮助下,不断地拓展就业渠道外,还必须使大学生放下眼高手低的择业心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很多学生从高考时目标就不明确,别人说哪个专业热门就报哪个,进了大学更是茫然,毫无目标追求地度过大学时光,这样出来的学生核心竞争力就不强。要想就业不难,最关键还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鼓励先就业后创业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涌动,国家和地方也先后出台了许多鼓励“双创”的政策,大学生群体创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大量成功案例涌现的同时,大学生创业缺少创新、成功率不高等问题也受到人们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表示,大学生渴望成功,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也可以带动社会就业。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定要深思熟虑、准备充分之后再去行动。不仅要创业,还要注意创业的成功率。

创业经验方面,李晓林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走出校门后李晓林并不是直接就创业了,而是工作了11年之后,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并对想从事的行业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做出创业的决定。

大学生走出校园后,首先考虑的是先就业,找一个自己喜欢或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去实习或工作。通过积累工作经验,然后才谈得上去创业,这样有利于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单位不可设置“出身门槛”

针对供职单位,只录用985、211工程学校的应届生、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不招二三本院校、民办院校毕业生,这样的“门槛”不可设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员吴江通过日常的调查发现,当前就业歧视的表现很多,现在除了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外,还有第一学历歧视,很多单位提出本科不是211或985院校的毕业生就不招。比如,有些单位的招聘与用工对毕业生就业有不利影响,有的搞萝卜招聘和内部招聘、有的用工不规范,通过人为压低待遇等方式降低用工成本,从而形成就业岗位的人群替代效应。

当前社会对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缺乏系统、客观、全面的评估机制。这导致企业在选人、用人时因为没有一把尺子,对人才做一个全面评估。而有的企业可能每年只会招聘某一专业的一个大学生。面对这种实际情况,企业只能人为地为毕业生设置“出身门槛”,寄希望招收到优秀的人才。

吴江表示,就业歧视一直是影响就业的重要问题,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砍掉为大学生设置的“出身门槛”,给更多优秀的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