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把每节课安排得像电影一样精彩
大赛让我更“会讲课”了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每节课安排得像电影一样精彩

陶涛
第八届市青教赛文史类一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教授
 

在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陶涛作为最年轻的参赛选手,获得文史类一等奖第一名。然而当记者提及她在青教赛中获得的荣誉时,陶涛却风趣坦言,自己最开始只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参加的。“当时也就是想去见识见识、学习学习。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风格,包括如何引入话题、怎样讲授一些比较吸引人的案例……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不同的学科。学科特点虽然不同,但实际上也有融汇贯通之处。”陶涛说。

2011年,陶涛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走上了教学的讲台。任教初期的她,上课很紧张,老是不停的看表。“记得一次上课,我发现准备的课程内容讲完了,但是下课铃声还没有响……”回想起刚开始教课的情景,陶涛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从此以后,每次上课陶涛都会多准备一些内容。

人民大学一堂课的时间是90分钟。刚开始,陶涛觉得时间特别长。现在上课就比较自如了。“原来觉得不够讲的内容,现在觉得似乎还没有讲完怎么就下课了,比如说案例、一些前沿性的理论常常会讲得多。”

陶涛比较爱看电影。于是她就在想,为什么听九十分钟的课往往觉得很累,但是让你去看一部90分钟的电影,你却会觉得还没有看够呢?“如果我的课能够像电影一样,那不就好了吗?然后我就想了一下,电影其实是有要素的。首先最重要的不是别的,是内容。看我们的传世经典基本上都是内容特别棒。所以讲课的内容要正确、前沿、丰富。第二个要素是逻辑。就像选房子,内容如果是面积,逻辑就是户型。逻辑清楚一些,他就会觉得一环扣一环,学生会跟着你走,你要是逻辑不清楚,人就会焦虑,就会跟不上。第三个就是形式。就像一个人化妆与不化妆是不一样的。第四就是教学的细节。第五是要在课堂上给点小惊喜,让课堂变得有趣。”

正是有了这种想法,陶涛的上课形式总是多种多样,很受学生欢迎。记得有一次上课,讲大数定律的教学内容时,陶涛带了一盒硬币过去。用硬币的正反面举例,当你抛的次数足够多的时候,它的频率就会近似为概率。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抛,每个人抛十次。一时间整个教室里就一片噼里啪啦的声音……最后整体的数字正反面刚好是一样的,当时所有学生都异口同声道“哇”,觉得很神奇。

还有一次,陶涛讲管理学原理的内容,讲到蓝海战略时,她选取了黄尾袋鼠葡萄酒的案例。在全球葡萄酒饱和的市场下,黄尾袋鼠葡萄酒却能一下子挤进来,并找到了一个非常大的赢利点。于是陶涛就把这种酒带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品尝,让他们亲自品尝这个品牌的葡萄酒跟平时的有哪些区别。“在品尝时,就有学生问:‘老师这个是不是很贵?’……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有一些反差,这样学生才会印象深刻。”陶涛说。陶涛的课即使是选修课,学生的上座率也很高,除非病得爬不起来了,否则都会去上课。一位学生还告诉陶涛,他是连续选了四个学期,才选上她的课。而她的课有时候学生给的平均分就是满分。

除了教学,陶涛还当了一年的班主任,并且被评选为校级“十佳班主任”。她跟学生相处,就向对待弟弟妹妹一样。在她看来,大学班主任不同于以往,应该“需要出现时出现,不需要出现时就‘隐身’。不打扰学生自身的茁壮成长,同时也不间断默默的关心,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的学习能力。

“青教赛取得的荣誉,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让我受益良多。不仅让我提高了教学水平,也结交了好朋友,找到了娘家人。”陶涛笑着说,“当年人大参加比赛的四位老师,我们经常会聚一下。学校工会也利用这项赛事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专门讨论教学的社区和平台,大家找到了娘家人。”

□本报记者 杨琳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