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
科普讲座进社区
北京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良”
怀柔琉璃庙 流动医院巡诊村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
北京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

北京交控科技公司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越南河内轻轨线路调控测试
 

截至2016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479.8亿元,比2011年增长58%,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全市科技型企业总数43.2万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1479家,市值居全国首位……五年来,北京创新发展蓝图实现新布局,主要创新指标实现新增长,全面创新改革取得新突破,北京正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努力打造成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

创新惠民

无人驾驶“燕房线”年底运营

一辆无人驾驶的列车安全、平稳地停靠在地铁站,搭载乘客快速、可靠地驶向下一个车站。今年年底,国内首条自主化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行线路——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将正式运营,目前已经进入试跑调试阶段。

“例如这辆列车计划早晨5点05分出发,它会根据计划自己‘醒’来,然后自我检测31个健康项目,检测后自己出库、进站,结束任务它会回到车库……整个过程完全实现无人工操作。”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掌握自主CBTC信号系统核心技术并工程应用的城轨信号公司,而列车的全自动化正是基于这个系统。该公司董事长郜春海介绍,这条全自动运行系统线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无需人工介入,即可实现列车一系列自动操作。“等到年底正式运营,乘客能在列车的最前端直观感受到无人驾驶列车的全自动化。这条线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当前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发达国家水平。”郜春海说。

这个项目只是北京市科技创新惠民项目的一个缩影。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介绍,五年来,创新惠民水平大幅提升。如本市深入实施首都蓝天行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科技惠民专项,加快垃圾处理、生态功能提升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

人才聚集

诺奖得主在京设立研究院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被誉为科技改革试验田,自2005年12月正式成立以来,在北京市科委的推动下,带动了处于创新高峰期的海外优秀人才回流,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着眼于原创性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大胆尝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走出在中国原始科研创新的新路子。

截至2016年底,北生所独立发表的科研论文300余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1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科技改革试验田,北生所率先落实了“待遇招人、事业留人、服务到人”的工作方针,吸引了一批处于科研高峰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截至目前,由36位海外优秀人才领衔建立的25个独立实验室和12个科研辅助中心从事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在细胞凋亡、细菌先天免疫等领域形成国际领先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和研究平台,组成了我国生物科技前沿领域的一个优势创新队伍。

伍建民介绍,近年来,诺贝尔奖级科学家等高层次顶尖人才来京领衔开展科学研究呈现加速态势。截至今年5月底,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京设立研究院,领衔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截至2016年底,北京累计吸引“千人计划”人才1653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完善政策

“沉睡”科技资源实现共享

五年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本市先后制定实施了“京科九条”“京校十条”等改革举措,以及14个配套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中按不少于70%的比例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市属高校院所纷纷出台本单位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管理办法。围绕科研人员激励,突出知识价值导向,在全国率先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并向全国推广。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105项股权激励试点方案获得批复,405名科研和管理人员获得股权,激励总额约2.25亿元。实施首都科技创新券政策,2014年以来共安排1亿元财政科研经费,支持了1528家小微企业和80家创业团队,购买高校院所的科研服务,“撬开”实验室大门,唤醒“沉睡”的科技资源,带动更多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