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 6月10日迎来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文物局晒出上半年全市考古成绩单,共完成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面积约16000平方米。其中,延庆世园会考古罕见发现了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城市副中心考古墓葬群数量再次增加了276座。
据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介绍,近年来配合城市副中心,延庆世园会和顺义、丰台等区建设项目,本市在文物保护和考古挖掘上取得巨大成绩。今年以来,截至5月30日,本市配合各类基本建设工程共完成考古勘探项目54项,勘探面积约660万平方米。期间,共完成了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发掘和保护各时期古代墓葬1300余座、窑址35座、房址10余处。出土文物共计3000余件(套)。
从去年至今,延庆世园会的考古发掘取得较大成果,期间勘探面积已达254万平方米,共发现1100座墓葬,包括东汉、魏晋、唐代、金代砖室墓以及明清时期土坑墓。其中有座保存完整的魏晋墓葬属于家族墓地,在北京地区非常罕见。
去年,考古部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勘定路县故城城址,在此前发掘出1146座墓葬的基础上,再添新发现。今年2月2日至5月14日,城市副中心共完成勘探面积998845平方米,累计发掘各时期古墓葬276座。其中东汉墓数量最多,有100座。各类文物1000余件(套)文物,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
此外,为配合丰台花乡造甲村回迁安置房二期及配套工程建设,今年这里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5座汉代墓葬、19座明代墓葬和14座清代墓葬。出土的五铢铜钱、随葬残件为研究该地区汉、明、清时期墓葬的形制特点、丧葬习俗及当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