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县境内的李家山,是碛口古镇下属的一个小山村,2009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宁静古朴如世外桃源般的窑洞式建筑,层层错落于山间盆地,是最古老的黄土高原风格。整齐的院落、坚硬的碾盘、房梁上的竹篮还有迤逦远去的石道,在枯黄苍茫的天底下,那种微醺之感,古画般令人着迷。
李家山离碛口很近,走着走着就到了。山径上全是大大小小的枣树,若是春天,簌簌衣巾落枣花,一路上闻着枣花香,应该很美。小村的得名,离不开大画家吴冠中,1989年他到此采风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画家没有溢美,确实,李家山的窑洞与碛口古镇以及相距不远的西湾古村建筑又是不同,更古朴,更原始,更显空灵幽雅,也更具黄土高原的特质。
据说,李家山的风水极好,所处山峁形似凤凰,民居便依凤身、凤翼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于70度山坡上,构成一种极具美感的视觉效应。这些全依赖于李家山的两位李姓先祖:修凤身的东财主,修凤翼的西财主。他们都在碛口古镇经商,发达了,但按行规行商间不允许带家眷,便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在风水宝地凤凰山原有旧址上,大兴土木,修建了这李家山村。村落依山坐楼,民居筑成砖拱顶即窑洞式样,明柱厦檐四合院,房顶一泼水、双泼水皆有,一律为硬山顶瓦房,且墙体为水磨砖对缝而砌,很是考究,院里侧房、马棚、碾磨房皆有,路面铺以块石,直通村外。对面一望,座座民居层层相叠,最高处从沟到顶竟达九层。想当年,东西二财主在修建时,肯定有攀比与媲美的意思,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屋檐翘角,都非常精致,且比比皆是,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如今早已是改朝换代,斗转星移,但从保存完好的百十来院、400多孔(间)民居中,那一砖一瓦,一件件精美的砖雕,仍不难看到当年的辉煌。村民介绍,李家山民居的形态竟有八种以上,但无论是豪华的四合院建筑群,还是“一炷香”式的独门独窗土窑洞,无不依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正如专家们说,这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它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当我们走在西财主家的院外,抬眼一望,见人家的一泼水房顶上那两只石兽大张着嘴巴,满面肃杀,好像马上就想到大户人家那种不怒而威的气度。但眼前的荒草丛中,映了明黄的阳光,一只硕大的石碾无声地躺在碾盘上,紧闭的门扉,荒凉的石径,又让人感到几分苍凉。高处,谁家的房屋亦已破败,檐下挂着几只废弃不用的竹篮,廊上两条长凳,站上去够一够,里面应该还有一两捧红枣吧,那是童年最美的记忆了。在这黄土塬上,红枣是最平凡的,就摊在门前晾晒,晒出山里人家的真实生活。
在村里很难遇上一个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我看到蓝天下,一位裹了羊肚白手巾的老汉站在高处,抽了旱烟,正往远处眺望,满脸的沟壑,微眯了双眼,看不出是喜是悲,是乐还是愁。也许在望远去的儿孙几时归来,也许在回味他远去的从前。
就在我疑惑时,却听到一声声民歌响起:对面山的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那就是我要命的二妹妹/妹妹站在圪梁梁上哥哥他站在那个沟/想起我的那个亲亲呀泪满流……高亢苍凉的调子,随风飘来,真的让人心里止不住一阵酸涩。如今连一个年轻的二妹妹都寻不见了,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不离不弃地厮守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家园。
村里如今也有了农家乐,晚上住下来,火炕一烧,吃两碗面片炒菜,感觉还不赖。窗前一抹夕阳已下山,远远近近的古民居全掩在暮色之中,有炊烟袅袅升起,有老人在轻轻咳嗽,天上的星星水钻般亮而且多,万籁俱静。一时间就忆起了陶渊明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朱秀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