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文娱
3上一版
 
《白鹿原》: 用高口碑死磕收视率
《7-Eleven工作法》
《人情之美》
《鸟巢·吸引》玩转“水元素”
名家助阵首师大艺术季话剧专场
高校学子感受梅派手势艺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鹿原》: 用高口碑死磕收视率

 

电视剧《白鹿原》近期大火引发了不少争论,其高口碑低收视的现象令很多观众都困惑不已。其实,IP改编作为近年大热的影视现象,一直备受关注。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无一不收获了高收视。而经典文学改编影视剧却不容乐观,四大名著“翻拍热”之后,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寥寥无几。知名度和影响力比较高的《红高粱》和《平凡的世界》收视率和网播量与知名度相比都十分惨淡。

经典改编剧处境尴尬有原因

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渐渐变成了一件“受累不讨好”的事情。一方面,这类改编既要忠实原著的精髓,又要适应当下观众的需求,众口难调,改编对创作者有很大的难度。完全的忠实原著,会很容易将叙事变的碎片化令观众摸不着头脑。而如果过于迎合观众,也容易走弯路。比如2006年播出的《封神榜之凤鸣岐山》,就因为加入太多爱情元素,故事主题从“国之兴衰”沦为了“爱情悲剧”,遭到了观众的吐槽。

另一方面,不是每部经典小说都适合改编成电视剧。小说是通过文字讲述故事,可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描述,影视剧却无法进入人物的思想,只能借助旁白、闪回、其他人讲述的方式进行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破坏电视剧的叙事。而影视作品存在时空的局限性,文学作品的宏大叙事通过影视剧展现都会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

更要命的是,影视剧的主要受众们——大部分年轻人,目前都没有深度阅读习惯,不愿意阅读晦涩难懂的名著。不烧脑、轻松好玩的网络小说,才是他们缓解压力的主要途径。为了迎合年轻人的观剧口味,投资方和制片方自然就倾向于改编网络小说,而不是文学经典作品。

再加上资本操控下,电视剧已经进入了“批量生产”的阶段。很多制作方早已不再抱持着“精工细作”的心态。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细细打磨一部作品,最终选择了敷衍了事。如老版《西游记》般,选景选了2个月,跑了好几千公里,一拍就是好几年的壮举,已然成为了某种“神话”。对当下的大部分制作团队来说,不把电视剧拍成“抠图神剧”,已经属于良心剧组了,还谈何改编经典呢?

高品质才有长久生命力

而在以上大背景下出现的电视剧《白鹿原》简直是有些逆流而上的意味了。跨越半个世纪的叙事,不讨好并且屡试屡败的农民故事,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沉的文学内涵,人物丰沛的血肉和饱满的个性,表演难度也是当下国内任何小鲜肉都难以胜任的。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电视剧《白鹿原》的确无愧于好剧的评价,小说《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内容宏大、枝蔓众多、内涵丰富,剧版《白鹿原》在改编时做到了扬长避短,既没有违背原著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又通过适当的删繁就简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可看性。另一方面,剧版《白鹿原》在取景、布景、镜头语言、民俗展现、演员表演,充分体现着主创者的细心、耐心和用心。

虽然电视剧播出以来收视率一直不高,但是《白鹿原》的网络点击率却也超过了之前几部文学著作突破40亿。

不难发现,虽然经典文学名著改编影视剧非常难。但是在困境之下,影视剧确实成为近些年中国文学名著推广最有效的途径。文学著作改编的影视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学传播的劣势。

悲观一点来说,既然难以唤起大众对经典文学的阅读热情,通过影视剧弘扬经典中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情怀,使经典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或许也是对传统文学的某种救赎。《白鹿原》对一段历史、一方水土、宗族文化的记录和演绎,那些富有质感的史诗篇幅,具有强劲冲击力的精神能量,必然会写入中国电影的历史之中,甚至是近十年来非常重要的一页。

中国人讲究好事多磨,否极泰来,轻易取得的成绩不值得欣喜,只有用过心、吃过苦、流过汗的作品才能形成长久的生命力,就像当年很多经典小说和诗歌都是历尽艰险才得以流传,影视作品也是一样,《白鹿原》历尽了艰难的过程,10年立项、6年筹拍制作、94位主演、400位幕后工作人员,总人数超过4万人的剧组的逆流而上总会得到认可。

(艾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