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消除就业花样歧视还得靠落实法律
敬业和爱心的交融令人赞叹
“高考经济” 须避免过犹不及
考生家长可以调休 是一种人性化之举
依葫芦画瓢
给奇葩证明设个“曝光台”
垃圾分类须激励 与约束双管齐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6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经济” 须避免过犹不及

 

2017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在考生和家长紧张备战的同时,不少商家也瞄准了高考商机:普通的笔、蜡烛、内衣和鞋子……只要与“高考”攀上关系,都成了近期的热卖商品,不仅价格比同类商品更高,而且销量不用愁。更有甚者,连算命看风水、开光做法事等迷信“服务”也挂靠上了高考,甚至可以提供“线上服务”,颇受一部分考生家长的追捧。(6月5日《北京青年报》)

高考马上就要开始了,和往年一样,不管是网络电商还是实体店,凡是和高考有关的商品,都能够热销,甚至说一些和高考无关的商品,比如内衣、鞋子等等,只要和高考扯上关系,也能够得到考生和家长的追捧。宽容点看,“高考经济热”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比如对于文具产品,反正考生考试都要用,在产品上印上“高考专用”的提示,或者是写上“金榜题名”等表示祝福的词语,既无碍考生的使用,同时还能够给考生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何乐而不为?

但是有些商品或服务,却有点剑走偏锋,乃至有走火入魔的感觉,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都不值得提倡。比如连算命看风水、开光做法事等等封建迷信活动,也搭上了高考的“便车”,通过忽悠考生和家长来牟利,而一些考生和家长为求心安,或者是跟风心理作祟,也纷纷追捧。

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没有封建迷信心理,但跟风思想太严重,看见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比如高考前夕,一些补脑类的保健品往往会热销,结果一些家长即便没有那样的财力,但为了不亏待孩子,也为了求个心理安慰,就买来一大堆保健品供考生服用。

说到底,我们不反对“高考经济”,也不反对在高考期间给予考生以一些特殊优待,比如住“高考房”,坐“高考车”等等,但要避免误入歧途,导致过犹不及的结果。毕竟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坚持和平时一样的生活起居,保持一份平和淡定的心理,就是最好的备考。

□苑广阔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