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守护百姓平安的电波
“安全行车优质服务是分内的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5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守护百姓平安的电波
——记北京市公安局勤务指挥部110接警中心民警李长明
 

他不是刑警,但可以电波缉凶;他不是心理医生,但可以拦截自杀者;他不在命案现场,但可以让行凶者幡然悔悟,抢救被害人。他从1996年10月23日开始接听110报警电话,到目前共计接警近100万个。他用自己的武器——语言,成功劝阻、解救轻生者260余名。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勤务指挥部110接警中心民警李长明,曾在2016年获评“北京榜样·最美警察”。

电话线里的“侦查员”

2015年3月10日,一男子拨打北京110电话称:首都机场飞往香港启德机场一航班上有爆炸物。在空中的航班紧急备降武汉机场,29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迅速撤离。但是,经防爆人员仔细排查后却并没有发现爆炸物。

当日18时,110又接到一男子来电,自称是曾拨打110反映航班上有爆炸物的报警人,接警员立即向科长李长明报告。李长明立马绷紧神经,要求其他民警串并两个记录,同时将两个电话录音进行对比。通过声音的辨析和事件的描述,李长明断定此人很可能就是该案的嫌疑人。

正在这时,办案民警到110接警厅提取中午的电话录音,并在机场可疑地点查找嫌疑人。“机场人流量很大,找到嫌疑人就如同大海捞针。”李长明与办案民警简单商量对策后,决定立即拨通报警人所留电话。

“你什么时候来的北京?”“来北京是想做什么?”“怎么来的?到哪儿了?”李长明开始跟嫌疑人“聊天儿”,顺着嫌疑人的话慢慢引入“身高”“体态”“衣着”等体貌特征。办案民警紧紧盯着屏幕,一边听李长明询问一边派警布控,嫌疑人的样子刻画得越来越清晰。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他用各种方式继续着谈话,为现场民警争取搜寻时间,而办案民警离嫌疑人越来越近。“地铁站出口某宾馆!”李长明竟用“对话”引导嫌疑人说出了详细位置,最终现场民警成功将嫌疑人抓获。

电话线里的“心理辅导员”

在110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李长明一干就是20多年。他把对工作的热爱、对群众的真情体现在细节之中,用点点滴滴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

2016年6月17日,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一重度抑郁症患者来电,称自己病情发作不能自控。因报警人情绪十分激动,接警员立即向李长明报告。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李长明顿觉事态严重,报警人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那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报警人在最无助的时候选择了拨打110,这是对我们的无比信任,我们必须挽救。”

在电话线的两头,李长明和事主通过情感上的交流逐步拉近了距离。“李警官,我妈妈包的饺子别提多香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打雪仗、踢足球。”“咱老北京的小吃最地道,我爱喝豆汁。”在长达近20分钟的持续通话下,事主的注意力被分散,焦躁不安的情绪得以缓和平复。趁着“拉家常”的时间,民警和事主的家属及时赶到,将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事后,家属激动地对李长明连说了六个“谢谢”。当语言的力量能承载生命的时候,只有这两个字能表达这沉甸甸的感情。

“群众这么地信任我们,我们就绝不能辜负他们。”李长明说。

电话线里的“忠诚卫士”

“我们一家人平时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很难。”李长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出生在一个警察世家。李长明与他的父亲、哥哥、侄子都是警察,因为职业的选择,团圆饭成为了这个家庭的“难题”。从警20多年,李长明在家过年三十的日子,掰着手指就可以数过来。然而,他却从不后悔。

从1996年北京市110报警服务台开通,至今已有20余年,李长明也从二十几岁到了不惑之年。与他共同成长的还有不断强大的首都警力,从最初的4部电话、2个操作台、1支笔的简陋设备,到如今拥有处理数万警情、网络传输、12110短信报警台、“北京110”手机APP等高科技手段的综合性平台。

“为了让群众可以得到更专业、更周到、更安全、更及时的服务,必须加强对接警员的培训。”李长明说,为了帮助接警员过“地名关”,他带着接警员实地到易混淆、难记忆的胡同学习地名文化,并且创造了“边踢毽儿边答题”的方式考核接警员对接处警预案及规范的熟练程度。

工作之余,他还当起了“师傅”。细细算来,李长明工作以来共培养培训了青年民警100余人、文职10批次300余人,毫不保留地将他称之为“小本事”的经验传授给了一拨又一拨民警。他的团队先后培养出过全国爱民模范民警高艳艳、警辅先锋文职王艳等一大批优秀的民警和文职辅警,为110这个集体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新鲜血液。

20多年的从警岁月,他在工作中还摸索出了“量化接警时间机制”“重大敏感警情团队协作机制”等战法,经他总结编写的《110实战培训手册》一直应用至今,是每一名110新人的入职必修课。

李长明常说:“工作的时候不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更应该让百姓感受到首都110带来的温度。多说一句关心的话,就能让百姓在放下电话之后心里是热乎的。”为了让群众对110更加熟悉,李长明曾经带领110宣传团队到北京五中分校、陈经纶帝景分校、育民小区、小武基打工子弟小学等学校,蒲黄榆、手帕口南里、北京工商大学家属院等社区、东直门敬老院进行安全防范宣传,让百姓的110走到了老百姓的身边。

“我们就算再苦再累也值得,这是与生俱来的使命,‘110’这三个数字承载了信任、责任和荣誉,老百姓的求助就是我们的信号。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平安万家、平安北京、平安中国。”李长明说自己愿做“永不消逝的电波”,在110接警中心一直干下去,做好守护百姓的忠诚卫士,愿和身边的同事把“首都110精神”传递下去。今年,李长明所在的北京市公安局勤务指挥部110接警中心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本报实习记者 闫长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