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北京医改新政满月的日子,一个月前本市开始在全市36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同步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那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中,公立医疗运行有哪些变化?在医改中,医院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又有哪些付出和辛苦?患者有哪些体会?
【关键词】 系统升级
根据发布的《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开始设立医事服务费,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435项医疗服务价格有升有降;药品阳光采购并取消加成。这些医改工作,都会涉及到价格调整。为保证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地进行系统升级、价格调整、准备应急预案和人员培训等。
做法:
36小时完成系统改造
“自从定下医改的具体实施时间,我们医院的信息管理中心就进入了医改项目实施的倒计时,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密集加班的时期,每天不停地核对数据、测试系统。”海淀医院院长张福春说。
4月7日深夜,信息管理中心还在进行最后的数据核对与系统排查,打电话通知医嘱中存在的问题,直至确保每条有问题的医嘱都得到修正。4月8日零点准时启动切换工作,于2分钟内完成了医事服务费、诊疗项目、医嘱等相关切换。直至4月8日早上7点门诊开诊,信息管理中心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36小时的争分夺秒。
为确保医改顺利进行,上地社区卫生服务站站内明确了责任与分工,制定了医改信息维护应急预案,站内人员明确分工,确保信息系统改造测试一次成功,系统软件升级、对医疗价目进行维护、药品比对、公示工作一件件有条不紊的进行。
志愿者提供政策咨询
医改实施后的第二个工作日,海淀医院继续安排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在门诊各层为患者进行服务。此外,为了方便病人就诊,了解医改政策,除门诊服务中心外,医院还于当日在门诊二层收费处旁增设“医改咨询”台,并增派2名工作人员,为患者答疑解惑。“这期间,患者咨询的最多的还是,医事服务费是什么、医改后报销比例有没有改变等问题。”张福春说。
北京电力医院共产党员、干部员工、青年团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每天60余人活动在医院各个诊区和窗口区域。他们佩戴绶带、身着马甲,为就诊患者提供政策咨询、导诊、讲解等服务,并解答患者的健康咨询。
效果:
医院服务品质提升
医改后,患者的实惠不仅体现在取消药品加成之后经济上的减负,还有对于医院服务品质提升的切实感受。“今天排队取药的时候,感觉人似乎比以往少了一些。我不是起大早排队挂号的,是提前一天在现场约到的专家号。”5月5日上午,刚从海淀医院取完药的一名62岁女性患者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就医体验。
为了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医改后,海淀医院每天都提前10分钟打开窗口挂号。为进一步方便患者就诊,海淀医院自医改实施以来,开通了现场预约挂号服务,患者可以现场预约一个月内的号源,地点设置在门诊二层服务中心。预约时,患者凭借真实姓名、医保卡或就诊卡,根据需求,在现场预约挂号处登记需预约时间、科室名称及专家姓名,医务人员在与门诊挂号系统确认后,现场为患者打印预约挂号单。患者可于就诊当日,在选定预约挂号时间范围内,凭借预约挂号单、本人医保卡或就诊卡,在门诊挂号处取号。
【关键词】
购药价格
医改方案显示,3600余家医疗机构的药品取消15%加成,并且阳光采购可降价8%,患者购药价格降幅为20%。
做法:
24小时待命方便患者用药
为了能够保证医改的顺利进行,海淀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配合相关工作。在医改之前,该科室工作人员将复杂的药品目录重新整理、核对。对于不符合阳光采购要求的药品,及时整理、退库。
为了保障临床用药的连续性,药剂科的工作人员还在阳光采购平台及时寻找替代药品。医改当日为了保证药品调价工作顺利进行,药剂科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24小时待命,接到系统恢复使用的通知后,病房药房工作人员立即调配医嘱用药,及时配送至各病区,保证患者在4月8日及时用药。
此外,车南里社区卫生服务站早已行动起来。首先,药房人员对站内现有药品目录导出上报医联体,通过阳光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力争使站内药品目录与医联体保持一致,方便患者用药。其次,收费人员对相关价目调整做好了维护,并对价格调整进行了对外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检查。
效果:
节约药品费用约4.2亿元
5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北京博爱医院现场采访到了一位正在取药的患者李女士。据李女士介绍,每个月她要开四五种降压、降血脂、营养脑神经类的药,以往自费需要160元左右,医改之后,加上医事服务支出,她的支出直接减少了40元。
市卫计委数据显示,药品阳光采购平台累积订购金额为51亿元,累积节约药品费用约4.2亿元,节省幅度达8.2%。同时,药品费用和药费占比双下降。4月8日至5月5日,三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与今年3月相比减少9.6%,住院例均费用减少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17.7%;二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减少14.8%,住院例均费用减少1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24.0%。同时,三级医院的门急诊和住院总药占比为34.1%,下降6个百分点;二级医院的门急诊住院总药占比为40.4%,下降5.4个百分点。
【关键词】
医事服务费
3月22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4月8日起,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将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据了解,医事服务费的本质,是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及挂号费诊疗费后,对其运行成本,和向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务团队的补偿。医药分开改革的目标,是切断医院、医生靠“开药”赚钱的补偿模式,引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诊疗服务,获得合理的补偿。医事服务费的设立,加上同步实施的医疗服务价格规范调整,旨在取消药品加成后,为公立医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及科学合理的诊疗服务补偿机制。
做法:
完善相关工作流程
为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做好新旧政策衔接工作,4月7日中午,海淀医院财务系统利用午休时间组织了一次全面性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培训。培训中,财务科主任雷淑姣从政策特点、相关内容、收费标准、应急措施等方面全面剖析和解读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及财务相关准备工作。培训后,信息科主任谢亮组织大家学习了医改后的信息操作流程及业务疑难解析,展示了挂号费用取消后挂号条及发票的测试图示,确保医改初期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此外,结合医改新政,不少医院还完善了相关工作流程。比如,海淀医院儿科门诊制定了门诊治疗费收费流程(包括静脉输液和雾化治疗),由护士二次开具治疗费改为由医生统一开具治疗费,护士复核收费情况,在改善医疗服务、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优化就医流程,满足患儿家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了让医生们尽快掌握治疗费的收取方法,护理组在医生信息工作站中制作收费模板,并在每个诊桌上张贴了治疗费收费工作流程。
儿科门诊收费流程改变之后,患儿家长的感受最为直接。“原来大夫开了治疗费,需要排队缴费,护士再开治疗费,还需要再次排队缴费,孩子生病本来就着急,再一来二去的排队缴费,真是让人心烦意乱。不过这次好了,治疗费一次开了,也就不用来回排队了,孩子也能尽早治疗了。”这位患儿家长表示,这样的医改,值得点赞。儿科门诊的满意度也由86.55%提升至91.25%。
效果:
三级医院门急诊量少15.1%
张翊女士告诉记者,她需要每两周去北京医院看病开药,为了能够尽快看好病,她选择挂专家号。“医改以后,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看专家号的人少了很多,但费用也肯定涨了。”
4月8日医改启动一个月中,北京市三级医院的总门急诊量减少15.1%,二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7.2%,一级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门急诊量增加3.4%,监测单位普通号就诊人次为855.5万,减少11.9%,副主任及以上号别就诊人次为208.2万,减少15.9%,看专家难的问题有缓解倾向。
同时,CT、核磁检查与今年改革前相比共节省费用1.1亿元,工作量分别增加5.5%和20.1%,费用分别减少了45.5%和24.4%。监测单位中的部分三级医院改革第四周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6.1天,与今年3月的8.1天相比减少2天,部分医院有加快床位周转提高效率的良好迹象。
□本报记者 盛丽 白莹 实习记者 唐诗 通讯员 魏颖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