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企业创新亟待突破“人才瓶颈”
把娃放车筐是将其置于危险边缘
网络食品整治 “揭套路”也要“补短板”
对待“花式造假” 贵在让问责“长牙”
“到付”骗局
学生“善意谎言” 温暖世道人心
不知员工怀孕解除合同被判赔偿不冤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食品整治 “揭套路”也要“补短板”

 

当前网络食品店的数量急速增长,有些网络交易平台疏于把关,导致各种假证、套证、超范围经营的违法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湖北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对“网红食品”的炒作套路进行揭示,以提醒消费者。昨悉,湖北省食药监局与通讯管理局全面合作,于今年4月起展开网络食品综合整治行动,通过核实网上食品的证照信息,从源头精准监管。(5月8日《湖北日报》)

目前,虽然对网络食品监管出台了一些规定,一些网络食品销售的店家已经上传了相关证照,但还有一部分“自制食品”仍然脱离监管“裸奔”又或上传的证照资质存疑,以及一些卖家已经告别淘宝,转战“朋友圈”,因为那里尚存监管真空。食药监局部门开展整治行动,揭示“网红食品”外表光鲜、虚假宣传等套路,给消费者提醒,也为消费者把关,值得点赞。

不难想象,如果销售平台把关不严、门槛不高;如果相关部门责任不强、监管缺位,网络很可能成为“无经营许可、无卫生许可、夸大宣传”等等违法销售的代名词,蕴藏安全隐患,试想,监管真空里销售的网络食品怎能让人放心?

我们深知,食品安全里从来没有侥幸!囿于网络空间的不确定和不可控等因素,食品的安全问题在网络空间自然会被放大,这就需要监管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从线下扩大到线上,从被动接受举报变为更积极的实时巡查,核实网售食品的证照信息,不仅仅是平台的责任和义务,更应该由动态化的监管保证网络平台和电商不折不扣的履行。开展网络食品安全整治虽是一次行动,更要成为网络食品监管的常态,而不是一阵风。最起码,不管线上线下,持照经营、进行实名登记等原则都是不变准则。

除此之外,要从细节处明确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平台加强自律、畅通举报投诉通道、提高违法成本等等。简言之,补齐网络食品安全治理中的“短板”,才能保证线上、线下食品安全的一致性。

□吴左琼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