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查济,写生第一村
从三国到水浒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5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查济,写生第一村

 

青山环抱、碧水萦回的查济古村,位于皖南泾县城西60公里处,隶属桃花潭镇,因查村、济阳两村合并而得名。现存元、明、清三代140多处古民居群,有着纯朴优美的自然风光。但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直少被关注。直到专题片《一个幸存的村落》播映后,查济才渐渐开始“复苏”。

古村的建筑并不密集

查济,沿溪而建,远山古塔,流水小桥,楼台倒影,粉墙人家。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虽有几分残破,但其宁静古朴很是令人喜爱,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之中溢出的沧桑之美,更是难得。

走在村里,不经意间就会看到有几块雕龙画凤的石板扔在墙角,细看之后或找村民一问,都是古董,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他们月月看,日日见,也就不以为贵了。你看,一户人家烧茶的洋铁炉子,竟搁在溜光水滑的莲花石墩上,旁边还丢了几只,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上面还有着精美的花纹。

古村的建筑并不密集,村落又大,显得有些散。这一散,便让人觉出了从容与闲适,一点不像城里寸土寸金的楼房那般局促。村民都随和,抬脚就能进门,摸摸这边的砖雕,读读那家的门联,逗逗院里的孩子。就像与老家的邻居一般相处,惬意而自在。

站在院子里,随便一抬头,满满的阳光照得人心里亮堂堂的。雨天就坐在“四水归堂”的天井里,听滴滴答答的雨声,呷两口青梅酒,聊些家长里短。夜晚,星星月亮挂在自家的雕花木窗前,挂在香气袭人的开花的树梢上,半夜醒来还能听到零星的虫鸣,甚至可以听到鸟窝里幼雏的梦呓。此时的查济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无声的歌,静谧,纯粹……

名副其实的画家村

清早,在鸟鸣声里自然醒来,出门闲逛,比你早起的是散落各处的画家们,走几步就能遇上一两个,这才明白“画家村”实是不虚,到处是写生的美院学生、老师或画家,油画、水墨、水粉,各种流派都有,支一块画板,孜孜不倦地画。村前的一所祠堂里,就陈列了许多作品。细细看,无论是抽象的,写实的,泼墨的,线描的,真有不少好作品。那些你去过的,或即将去看的建筑无论桥与塔,民居或宗祠,梁柱雀替,远山粉墙,木雕砖雕,都在画上,你随便一站,就成了画上的人,想想挺有意思。

村民们对写生并不介意,他们在河边濯洗,边洗边聊些家长里短、墒情农事,对面的石头上、路边的小凳上就坐了位写生的学子,正专注地画呢!碧水、水里的卵石,浮游的番鸭,平桥、桥下是青藤,桥上有行人,远景是古旧的楼台,近景就是闲花野草,红衫绿裤的村姑农妇定格在画上捣衣、说笑,一朵一朵的水花绽开的都是清新与美感。学子身边偎了条小黄狗,竟眯上眼,睡着了。狗是村里的,见惯了这般情形,早将他们当成村里的乡亲——如此和谐一景,干脆画板上一并涂抹出来,也美。

保留原汁原味的古朴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这是诗人眼里的查济。当地的古建筑并不只有寺庙亭台,还有30多处古石桥。有意思的,村里的桥多为平桥,桥下水草丰润,桥边缠了青萝。高处的二层小阁楼上,闲闲一坐,喝茶,看景,看桥上一位老伯牵牛而过,听鹧鸪从山影深处隐约传来,又是一番田园风情。

二甲祠即光裕堂,建于明末清初,1100平方米的厅堂无一处不见木雕,五凤重檐式门楼,上雕松木花卉、吉祥图案,尤其是“空城计”等戏文图案,人物的服饰、衣帽、情态、动作都刻得清清楚楚,真正是栩栩如生。二甲祠最大的特色是满眼是雕,“见木不见砖”,每一个雀替、斗拱都不肯放过,且一律繁刻精镂,叫人叹为观止。那些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无一不生动活泼,繁复且大方,华丽又质朴,极具艺术美感。

村里的宝公祠、洪公祠、馀庆堂、跑马楼等等,皆为木雕楹柱、砖雕门楼、石雕柱础,雕梁画栋中不难想见当初的富足与繁荣。有意思的,村里人家的门联多为自创手写,很是古雅,如“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风吹草将醒;雨泡庭苔青”多有意境,到底是古村,底蕴不是一般的深厚。

目前,这里还尚无太多的商业开发,更好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朴,悠闲地走在村里,看门前小溪间有婆婆在捶衣,有黄犬趴在石桥上赏花,有艺人们坐于路边专注写生,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山青着,水流着,草绿着,鸟鸣着……此刻,你会感觉很好。

□朱秀坤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