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作”和“京作”是硬木家具制作工艺的两大派系。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作”硬木家具制作工艺很多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的工艺质量生产副厂长、北京市劳动模范刘更生就是“京作”硬木家具制作的带头人。
日前,记者来到龙顺成家具制作生产一线,目睹了“京作”传统家具从原木到成品的家具制作工艺一整套流程。
据刘更生介绍,要制作一套中式传统家具,要经历选料制材、烘干晾干、定位修边、抛光刮光、精截定位、榫卯定位、起线打槽、手工雕刻、木工制作、烫蜡等多个环节,要用到卧式带锯机、烘干机、截料锯、平刨机、台钻、开榫机等众多机器以及多种雕刻、水磨工艺。一套中式传统家具从选材到成活,工期大约要三个月左右。
中式传统家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要选用红酸枝、白酸枝、缅甸花梨、印度小叶紫檀等名贵木材,更要设计出五花八门的式样、雕刻出多种多样生动的图案,所以在各个环节上对工匠的技艺要求都非常高。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155年历史的老字号龙顺成,最早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间的清宫造办处。为皇帝制作桌椅等家具的清宫造办处随着清王朝的衰退,很多怀有技艺的木匠逐渐流落民间,一部分便聚集在南城东晓市一带。流落到此的“造办处”王木匠在1862年开办了一个小作坊,取名“龙顺”,在为宫廷制作家具的同时,也将手艺融于民间。在一些其他作坊合并进来后,改名“龙顺成”。
龙顺成对工匠要求非常严格,当工匠们的技艺随着时间和经验逐渐变得炉火纯青,龙顺成便会在其中选出手艺传承人。作为第五代传承人的刘更生表示,木工制作非常辛苦,现在很多环节可以用机器提高效率,在过去只能纯手工操作,困难程度难以想象。所以想要做出成绩和水平,除了兴趣和天赋外,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这些人不管是在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上还是木工技艺的创新发展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报实习记者 赵思远/文 本报记者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