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搭乘游艇感受俄罗斯风情
北京国际长走大开始报名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乘游艇感受俄罗斯风情

 

去年夏天,为了纪念退休15周年,老伴和我参加了一个由退休耆老们组成的队伍,由山城重庆飞到北京集合,然后乘飞机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除了游览古迹和艺术景点之外,也在俄罗斯北方的那些金环古镇里,体会到更多的异国风情。

乘着游艇,漂过运河水道

虽然我们没有去参观莫斯科的商业中心,但是到他们那四通八达,还有好些艺术性装饰的地铁里走了一圈。也同好些游客那样,到地铁站附近的麦当劳品尝了一下。

在参观艺术馆之外,离旅馆步行可到,有一家世界有名的Bolshoi芭蕾舞剧院,我们看了一场芭蕾舞剧。特爱看芭蕾舞的老伴对那精致的剧场和表演的节目赞美不已,满足了她来莫斯科的愿望之一。

之后,我们就随团到莫斯科北区的运河码头,搭上了一艘高级游艇,开始了这次旅游的主要活动。由我们全团近百人包下来的这条约1500吨的“Volga Dream”号,航行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在接下来6天的航程中,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城镇和美丽的乡村风景,包括两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的世界文物遗址。

熟悉俄罗斯的人都知道,连结波罗的海、里海和黑海的长达3700公里的伏尔加河,不但是俄罗斯,也是欧洲最长的河。除了维持了俄罗斯内地农耕的发展,在铁路兴起以前,它也是俄罗斯内地交通的主干,被称为俄罗斯的母亲河。因此历史上不少沙皇都想把首都莫斯科引进伏尔加河的怀抱里。这个梦想直到1937年,才成为事实。

靠了大量在劳改营中的苦力,也不顾那些因此要消失在水里的城镇,他们在5年内建成一条有6个不同大小的水闸,长达128公里的莫斯科运河,让我们如今能由莫斯科乘船直达波罗的海边的圣彼得堡。

经过一夜的航行,第二天进入伏尔加河后不久,我们先在船上听了两位老教授有关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讲解,上了一堂基本俄文课,并且看到了那当年开辟运河时,被水淹没的Kalyazin城中心的钟楼, 然后我们停在有千年历史的古镇Uglich去参观美丽的古教堂。

伏尔加河,雕像呼唤游子

次日早上,船开到了伏尔加河上最老也是最大,有60万居民的古城Yaroslavl。我们不但参观了教堂,还逛了户外的市集和孩子们喜爱的纪念碑等。有趣的是,当我在逛市场时,坐在附近一个政府机关门外台阶上等我的老伴,因为不懂那位门口办事员要她离开的俄文,居然引来了一部闪灯鸣笛的警车,成为我们这次旅游时的一个插曲。

在从Yaroslavl沿伏尔加河转向西北,通向波罗的海的河道时,我们看到在河口交界处的那个有名的雕像“伏尔加河上的母亲”。看着她那招唤远方游子的手,不禁想起我们由黄河流域发展出来的华夏文明。尽管彼此远隔千山万水,但是我们在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类似的经验,包括先后在蒙古游牧民族统治下的生活等。

除了沿途参观了古镇、古教堂等许多重建的古建筑外,还在船上听了好几位老教授们的专业演讲和座谈会,上俄文课,听音乐会,看有关俄罗斯的电影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机会在航程中和有着同样兴趣的团友们一起互动,了解到更多有关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

在伏尔加河上航行了6天,几近1300多公里后,到达了在涅瓦河入海口的文化古都圣彼得堡。当彼得大帝为了打开俄罗斯由涅瓦河通往欧州的出海口,而于1703年由瑞典手中拿下这片土地,开始设计沙皇的新宫廷时,他没有想到会在100年内建成了一个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首都。经过后来各代沙皇前后200年的发展,这儿有了好多不同景色的宫廷和花园,如今都成了旅游景点。

为了利用时间,我们下了船之后,就赶往彼得大帝最初兴建,也是离海边最近的Peterhof宫廷区。然后,我们搭乘快速的水上飞艇沿着涅瓦河欣赏两岸的风光,直达市区中心。

豪华宫廷,吸引游客

参观那天正赶上该市每年一度,为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们办的街头盛会。为此,他们下午就把市中心的涅瓦大道改成为展览和游行的通道,让学生和家人们走向河边的冬宫广场去聚餐、看烟火,以及河中的帆船大游行等。我们在马路上随着欢笑的人群,就便参观了附近的景点,包括几条运河和那个有名的滴血大教堂等。次日参观了冬宫里收集的法国印象派名画后,再搭船在几条运河里看看两岸的风景,又参观了一个艺术馆,欣赏到一个在普希金艺术馆前广场上的音乐会。

在圣彼得堡的最后一天,我们先去参观了冬宫里的另一处艺术馆,然后搭车去市区南郊看了为凯萨琳大帝兴建,有“俄罗斯凡尔赛”美誉的夏宫和花园区。除了看到很多豪华的宫廷,还遇到很多由大陆来的观光团队。交谈之后,了解近年来俄罗斯已经成为华人出国旅游的重点之一。

次日,在去机场搭机返程的路上,还在路边上看到了为纪念二次大战时,长期抵抗围城的德军而牺牲的百万军民的纪念碑,让我们在参观了俄罗斯那些美丽的夏日风情之外,也没有忘记他们在二次大战时所经历过的苦难和战后复建的成就。

□王祖远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