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贫困“感统失调”儿童插上翅膀
在“家门口”找工作,靠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天使:
为贫困“感统失调”儿童插上翅膀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在北京智天使青少年成长促进中心,老师们都会唱这首《最好的未来》。正像歌里唱的一样,2012年开办至今,“智天使”都以一颗真挚的公益之心关爱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定期为家长们开展心理讲座和论坛活动;建立“天使宝宝”教室,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课程培训;定期征集贫困家庭中有感统缺失症状的孩子,进行帮扶。

创始人高兵 和公益结缘创办“智天使”

高兵,是“智天使”的创始人,从名字上看,大家或许不会拿她和专业二胡演奏者联系在一起,甚至觉得应该是一名男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高兵原本是一名优秀的二胡演奏者。常常参加演出的她,和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了贫困家庭的孩子。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兵接触到了感统失调儿童。

感统失调,虽然不会伤及孩子的智力,但不利于孩子大脑和身体的协调发展,很可能造成学习障碍,或是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紧张孤僻。那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孩子成长的背后,还有这些不易察觉的潜在“危险”。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高兵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感统失调的孩子,她发现,由于剖宫产增多等原因,国内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更让她焦虑的是,很多家长并未意识到感统失调对孩子今后成长的伤害,还有不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等因素无法让孩子及时康复训练。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不想让感统失调孩子的成长留下遗憾。”怀揣着这样的公益之心,2012年,高兵四处筹资几十万元,在昌平回龙观租下三间教室,开始创办“智天使”。高兵还给“智天使”设了“门槛”:家庭年收入低于两万元、单亲低收入家庭、烈士、劳模、见义勇为者子女,为他们免费康复训练。“因为们更需要帮助。”高兵说。

从喜欢的玩具入手

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走进“智天使”的训练室,记者看到,这里更像个充满童趣的幼儿乐园,地上铺满了色彩艳丽、柔软的泡沫地垫,滑板车、吊缆、弹球等种类繁多的教具依次排放着。既是中心负责人又是老师的高兵,正跪坐在地上手拿软球和小朋友互动。

“有的孩子很安静,不愿跟其他人交流;有的孩子很敏感,别人轻轻碰一下,在他眼里变成了打。”高兵介绍,这些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包括触觉、视觉、听觉等。对于8至12岁的孩子而言,如果不能加以训练,对他们以后的身体发育会造成影响。

2014年的一天,一个很安静的小女孩晨晨来到了“智天使”,她穿着漂亮的小裙子,眼睛很漂亮。高兵注意到,这个孩子基本上不会主动说话,只当有需求时才肯张嘴,注意力坚持度也有欠缺。通过了解晨晨的家庭情况,机构对她每节课给予了减免。

晨晨刚来训练时,只要进室内就会一直哭,哪怕是她最喜欢的东西也不要。通过慢慢观察和沟通,她才逐渐适应了这里。因为她不喜欢说话,每一节课高兵都会和她从头讲到尾,通过她喜欢的玩具入手。“动态中她很喜欢跳蹦床和滑滑板车,这样会很好地刺激前庭觉,使得她的语言得到了一定的进步;静态中她很喜欢折纸,折纸游戏可以训练她的手、眼、脑整体统合与协调能力,培养她观察力、创造力和专注力。”高兵介绍说,在2016年底,晨晨结束了训练,现在的她能够正常与人沟通,也顺利上了小学,还学习了她很喜欢的舞蹈。

4岁的然然,总是跑来跑去,很难停下来,曾被多家幼儿园拒收,绝望的妈妈找到了“智天使”。刚开始,高兵和老师们用滑板车、跳床等多种玩具吸引他,都没有办法让他安静下来。但当绿色的大笼球一滚,然然竟停下来了。高兵意识到,这是改变他的机会。于是,高兵和老师们为然然设计了多种利用大笼球进行的课程和游戏,一年之后,然然神奇地好转了,如今已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上了小学。

为63个困难家庭的儿童

义务训练帮扶307次

这些年来,“智天使”已帮助了数百名感统失调儿童,其中累计为63个困难家庭的感统失调儿童进行了307次的义务训练帮扶。

近几年,感统训练以教育机构的模式在北京逐渐升温,经营效益可观。而高兵依然坚持只收取少额费用,每年免费帮扶几十个孩子。2014年,经民政部门认定,“智天使”注册为民办非营利组织。高兵说,自己的初衷不会变,就是让北京的困难家庭感统失调孩子,也能接受到专业训练。

五年来,“智天使”团队的专业社工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感统失调和自闭症儿童进行心理治疗,为感统失调和自闭症儿童的家长疏解心理压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项目先后被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民政局福彩金项目评为北京职工家庭子女自闭症、感觉统合失调公益培育示范项目。在各种活动中,高兵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用我们的爱心培育出聪慧健康的宝贝,为北京困难家庭的感统失调及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报记者 孙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