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旅游实践教学脱胎换骨
建筑工地上的贴心大姐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旅游实践教学脱胎换骨
——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践教学中心团队
 

站在中心监控室里,可以实时看到瘦西湖的客流数量和入园客流最多的时段;走廊里挂着著名旅游城市的图片介绍,通过蓝牙定位和语音讲解系统,就能自助导览;高端一流的专业实验室,拥有和美国冬奥队相同的虚拟滑雪设备……这就是刚成立6年的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实践教学中心。

这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女性教职工人数超过六成,是2016年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

打造国内唯一智慧景区实验教学环境

2011年,为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对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端旅游人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成立旅游实践教学中心。中心主任于平教授带领团队开始了专业实验室规划、建设,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

建设如此规模的实践教学中心,当时在国内没有可借鉴的案例。于平带领团队边调研、边设计、边建设、边改进,在摸索中不断前行,把工作的重任转化为创新的动力。

该中心位于学校综合实训楼B座七层,设计打造了国内唯一智慧景区实验教学环境:所有区域摄像头全覆盖、引入人脸识别和Wifi技术,能实时统计进出人数,数据可用于实践课程的展示与分析;走廊两边挂有近200个东西方旅游城市和景点的图片和蓝牙推送模块,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了解各景点的详细信息,结合蓝牙定位模块,通过摇一摇功能实现自助导览;在旅游文化体验区还搭建了互动地球仪系统,触摸地球仪上62个著名旅游城市的触点,就可在大屏幕上展现相应旅游城市的相关视频。

通过与国内200多个5A级景区和800多家星级酒店的联合,中心搭建起实践教学资源库,积累实时数据,便于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其中接入的张家界景区视频流和瘦西湖数据流,游客在两个景点的活动情况,师生在中心电脑上就可以观察并分析。比如3月15日14:30分,瘦西湖景区入园人数当天达到2499人,其中12:00-13:00入园632人,为客流密集时段。学生还能根据实时和历史数据,预测哪个时段可能出现客流密集情况,完成基于真实数据的实验项目。

传统的旅游行业教学,主要是通过机房加软件,教学生了解管理流程,学生毕业时掌握的知识偏重理论、动手操作经验少。自旅游实践教学中心成立后,开始重点安排学生参与和互动,不仅要学习前台登记消费结算等基础知识,还要尝试站在更高角度,学会如何给行业企业带来效益。通过在中心的实践,学生相当于完成了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阶段,毕业时可以直接上岗,缩短了适应环节。

建设20余个高端一流专业实验室

旅游实践教学中心还拥有20余个专业实验室,其先进程度在国内旅游专业院系中首屈一指。像虚拟滑雪体验实验室搭建了从德国引进的4D虚拟滑雪互动教学场景,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虚拟现实系统,专业运动员可在模拟赛道上训练高山速降、大回环等动作,滑雪“菜鸟”也能练习基础动作。

“美国冬奥队也曾购买这套设备,用来适应索契冬奥会场地。我们主要是让学生在此学习高端旅游技能,为北京冬奥会服务充电。学校滑雪社团也会来这儿练习。”中心工程师孙宇自豪地介绍。

2014年,中心团队为了在一个月内完成沉浸式互动体验室建设的任务,所有教职工放弃休假,奋战在建设一线赶工期,在完成日常工作同时,终于保质保量地交出漂亮答卷,并在旅游学刊的年会上进行展示,获得好评如潮。

这个体验室厉害在哪儿?它看似是一个360度环幕影院,戴上4D眼镜,坐在4D动感特效座椅上,可以观看4D《深海探险》《月球之旅》等十余个旅游实验教学资源,同时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受,震撼性极强;还能通过虚拟故宫、长城等三维互动教学场景,让学生练习导游讲解。

创办至今,中心共开设智慧圆明园、数字颐和园、长城漫游等90余门旅游实践课程,每年10万以上人机时的实践教学服务保障工作。

成功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团队成员自己最清楚。

为了给学校节省经费,整个实践教学中心由他们自己设计。两部4D教学系统,如果请社会企业设计,是按秒或帧收费,一部5分钟短片下来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旅游实践教学中心请来学校里广告、旅游等学院的师生倾力合作,省去了一半以上的成本支出。

2015年,中心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市只有7个名额,包括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的王牌专业都参与其中,竞争压力极大。

当时正好放暑假,申报工作需要准备大批材料,核心成员为此天天加班,每天工作到凌晨2、3点,第二天一早8点又开始新的工作,一遍遍打磨,最终完成了数百页的申报材料。当时每个人暑假无休,每天工作超18个小时,虽然大家尽显疲惫,但获得成功后,喜悦也把所有劳累一扫而光。至今这个称号在全国旅游类院校中只有两家获得。

短短6年,该学校旅游实践教学中心完成脱胎换骨式蜕变,形成集教学、科研、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综合型实践平台,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3项、省部级4项,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实践教学中心,接待国内外7000余人次来访交流,整个团队也获得2016年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14人团队兢兢业业继续前行

发展至今,旅游实践教学中心共有14名教职工,其中女性9人。他们始终工作在教学服务一线,为中心的建设默默奉献。

于平80多岁的母亲突发心脏病入院,她作为团队负责人无法兼顾,只好在白天请朋友和亲戚照顾,抽空到医院和大夫商讨治病方案后,再赶回学校准备申报材料、接待来访专家;晚上忙完才能陪护在母亲身边尽孝。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她长期失眠,需要靠药物才能入睡。

老师马桂真家住在大兴,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她和爱人都在攻读博士,奔波于单位、学校和家之间,辛苦自不必说。她在单位负责中心报盘、新闻稿件和初中生课外实践基地的联系服务工作,日常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准备自己的科研,评职称与专职教学科研的同龄人相比没有优势,但在于平主任的眼里,“她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同事。很庆幸我的团队都很敬业、能干。”

主任助理高江江2011年开始辅助于平工作,每遇重大项目,都要组织准备材料,最长的一次5天4夜连续在办公室加班。2013年,中心申报3个重大实验室建设项目,要撰写数百页的申报材料。那次是中心第一次申报,由于材料格式、建设内容都不熟悉,他们只能一点点摸索,最终实现1800万建设经费评审“零核减”,在全校都独一无二。

用3年时间再推出10门旅游管理类特色课程、制作10门网络精品慕课、每年举办一次高水平的旅游类实践教学研讨会;带领团队推广中心资源,与业内分享先进理念,把北联大旅游专业打造成全国数一数二的专业……于平对未来规划满满。为了心中的目标,她和团队继续一路前行。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