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半空中的 母亲
我的太婆
咱矿山的“老工会”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咱矿山的“老工会”

 

初识王文同,还是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天,下班路上,看到矿宣传橱窗装饰一新。整洁优美的矿区风景、紧张忙碌的工作场景、生动活泼的矿工形象,不看这些照片,真不知道矿上还有这么美的景色!旁边同事告诉我,这里大多数照片都是不远处那个正在布置橱窗的小伙子拍的。真的么,望着不远处那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我把目光再次锁定到眼前的照片上,只见落款处写着:作者——王文同。

心细如发的“总导演”

1993年王平村矿停产后,王文同被分配到木城涧矿工会负责宣教部的工作,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很快被任命为矿工会副主席。那时的他,高高的个子,黝黑的脸庞,走起路来总是风风火火,感觉他好像不知道什么是累,精力总是那么的充沛。

全矿员工健身启动仪式是每年矿工会工作的重头戏,整个活动的组织策划由王文同负责。记得那是建矿60周年,启动仪式有1600多人参与,是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为了把启动仪式圆满做好,他多次组织矿三坑井及各部门召开协调会,从整体安排到具体分工、从道路交通到秩序维持、从主会场的场景布置到奖品的发放都一一做了安排。这还不够,他还要跑到现场,看场地清理得如何,看摄像机的机位架设,提醒保卫科人员燃放花炮时要注意防火、保证安全……启动仪式当晚,大家都没有回家,运动场存放了大量物品,需要有人值班,他一边催大家赶紧休息,一边从衣架上摘下一件外衣披在身上,一个人到运动场去了。第二天早上6点,当大家不约而同走向运动场集合时,远远地就看到王文同正和几个人挂横幅呢……

身先士卒的“普通员工”

今年,昊华能源公司“创新超越杯”羽毛球比赛由我矿承办,矿文化体育中心的女卫生间已经多年不使用了,里面堆放着许多杂物。大家把地面的杂物清理后,王文同拿来笤帚,对着墙壁上的尘土和蜘蛛网就扫了起来,顿时,狭窄的卫生间内满是灰尘,正常人都呛得喘不过气来,何况他还患有严重过敏性鼻炎。只见他一边扫,一边捂着口鼻,连续打起了喷嚏。听到喷嚏声,同事们赶紧喊他:“主席,快出来吧,我们来扫”。“别进来,马上就扫完了”。

每年的几个重要节日,矿工会都要把公路两旁的电线杆上插满彩旗,装点矿区的节日气氛。去年十一过后,大家准备把悬挂在电线杆上的小彩旗都摘下来,按照他的分工,俩人一组,他让同事扶着梯子,自己爬上电线杆,别看他胖胖的身体,爬得还挺快,摘到五六个的时候,几上几下的他,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喘气也有些粗了。同事在下面喊:“让我上去摘吧,您下来歇会儿。”“不行,摔着了怎么办。”同事知道他有高血压,这样爬上爬下,岂不是更危险。但无论同事在底下怎么喊叫,他硬是没有下来,直到摘完。

“哑嗓”之谜

那些年,随着和谐矿区建设的推进,大型活动越来越多,公司和矿领导都希望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展示新时期京煤矿工的形象。大家都知道,大型综合型活动就像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人的具体分工,他都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由于人员众多,有时不是太好管理,而且每个细节都得想到,话说得多,心里着急,躺在床上还在考虑第二天的工作安排。特别是活动临近开始的几天,巨大的压力,让他连续几天睡不着觉,顾不上喝水,活动一结束,身体便“抗议”了,先是嗓子说不出话来,严重时甚至还得病一场。

如今,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小伙已两鬓染霜,回顾自己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王文同说:“我是幸运的,一直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会工作。”他说自己没遇到什么大的波折,没取得过什么突出的成绩,甚至没有一件可以拿出来炫耀的经历。但是我想,这不正是我们千万普通劳动者的缩影吗?如果把我们强大的京煤建设比做一座高耸的大厦,他们就像一砖一瓦,春去秋来、日月寒暑、兢兢业业,始终默默地发挥着一个京煤工会工作者、一名普通党员应该发挥的作用。

□秦宏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