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踮起脚尖爱你的人
一定要找到你
老苏:挣“黑”钱的好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7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苏:挣“黑”钱的好人

 

2001年时候的老苏,还是个很硬朗的中年汉子,只是人显得黑瘦了些。这些其实不能赖他,长年累月暴晒在阳光底下,大冬天穿上棉袄也没捂回来。老苏倒也习惯了,每次有乡亲们喊着老苏的名字,那标志性的白牙也让人瞬间温暖。

老苏的主业是煤炭运输,这是一项苦差事,但是老苏一直干得很开心。在生活的逼迫下,老苏身不由己,这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次车祸说起。

那年冬天,老苏开车运送货物返家时候遭遇了严重的车祸。车子从马路上侧翻到沟里,老苏被货物重压在下面,若不是路人的帮助紧急送往医院,老苏很可能就此告别这个世界。当残破的车架被推回家的时候,两个孩子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一年的春节,两个孩子到处问:我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回来过年?周围的邻居们也是心里酸酸的。多年以后,每每提及这些事儿,两个小苏的眼泪都会不自觉流下。

伤愈后的老苏,身体大不如从前。命虽然保住了,但是在他眼前还有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住院花费了巨大的金钱已经掏空了家底。他的妻子在某天给孩子交完学费后听到孩子一句“妈妈我想吃雪糕”的话后,转过身偷偷地抹眼泪:家里真的再也拿不出钱了。

倔强的老苏岂肯向生活低头?他扔下劣质的烟卷,狠狠一跺脚说:“男子汉大丈夫,我有这个能力扛起这个家!”然而,干什么好呢?

经过多次验证,老苏认准了一个目标:拉蜂窝煤。

在修好了农用车后,老苏走遍了自己所在的镇子,28个村落里到处都是他的影子。拉蜂窝煤是个非常耗费体力的活儿,但是在2001年时候,一车煤能够挣200多块钱,已经是个很高的薪水了。老苏的农用车驰骋在创业的大路上。

某年冬天,夜里11点,有人打进电话“老苏啊,我家没有煤了,能送来点儿不?”“明早吧,肯定送过去。”“现在就没有啦,能现在送不?我都快冻死了!”“现在?行,那您等着啊。12点多给我开个门儿!”

挂了电话,老苏还真就穿上大衣出去了。就在第二天,老苏又接到了电话:“是老苏吗?我是昨天夜里要煤的那个。”“是我是我,那个煤好烧吧?晚上不冷了吧?”“哎呀不冷不冷!有个事儿跟您说一下,××驾校您认识吧?您往那儿给我拉10车煤块!”“10车!?”老苏当场就惊呆了:“您没说错吧?10车煤块?”“怎么?有问题吗?”“您这找个大车不比我这个小农用车强啊?”老苏也很怀疑这事儿的真实性。“我昨天夜里确实家里冷得没有煤烧了,没想到,您还真来了。就冲这一点,那10车煤块我坚决不给别人,而且以后我要煤也走你这儿!”对方说的很真诚。

“我接我接!明儿就开始拉,一天3趟没问题。”老苏脸上乐开了花。

好人老苏,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赢得了周边村落群众的好感,但是他的孩子小苏却心有芥蒂。

那时候的小苏刚上初中,班里的同学知道小苏的爸爸是个“拉煤的”,甚至有人在上课时候就跟小苏说“让你爸帮我们家拉一车煤”的话,每每听到这些,小苏的心里就非常“不痛快”,他甚至想躲开这样的环境。然而,村里的一位开出租大哥的一番话,让小苏瞬间泪崩。

那是小苏在县城读书回家时,坐在那位大哥的车里,两人闲聊天,无意中那位大哥就说起了老苏。“要说你爸,那可真是名人!咱们村3个拉煤的,其他俩人一天卖不出去半车,你爸拉两车都不够卖的,你说这不是本事是啥?那天去你家,你爸跟屋里累得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了,这么玩儿命为了什么?你说你要是不好好念书,你对得起谁,是吧?你爸,在咱村是这个!”开出租的大哥竖起了大拇指。

回到家中,小苏看到疲劳的老苏,再也抑制不住眼泪,抱着老苏就是大哭……老苏脸上充满了慈祥的微笑:“儿子,干一行爱一行,没事儿没事儿!”

老苏靠着自己的双手,用一块块的蜂窝煤养活了自己的家!他用自己的双手守望着幸福,他的名字也被周边居民们所铭记。时光列车隆隆驶过,老苏那黝黑的脸庞上增添了不少皱纹,他的腰被长年累月的重货压弯了,他的腿脚也不再灵便。

此时的老苏也不再拉煤,因为他已经将家里的两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现在也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时候的老苏有了“新工作”:家里新添的男丁欢快地叫着“爷爷”,仿佛让他又年轻了几岁。

好人老苏,依然快乐着!

□苏琦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