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潮奔涌 风帆正劲
改变老年用品难觅现状需政策引导
企业帮员工“脱单” 利大于弊
“儿童食品”监管 亟需完善标准规范
家长作业
“学习成绩保证金”保证不了什么
对于“瞒报” 必须“零容忍”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成绩保证金”保证不了什么

 

2月17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微博称,其妹妹在成都市金堂县福兴中学读初一,这学期刚开学时,班主任就要求班上同学每人交100到200元保证金,“保证学习不下降,如果犯错或者下降就扣钱,一般交100元,不好管的交200元。”该班班主任肖老师表示,确实收了这笔费用,但并非老师要求收取。“是学生主动提出交纳保证金,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且在开学时一一告知家长,家长也同意。”(2月19日《成都商报》)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成绩不下降,竟然收取“学习成绩保证金”,如此“学习成绩保证金”能保证学生成绩提高?谁都知道不太可能,更为古怪的是,谁都知道“学习成绩保证金”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教育规律,然而,这个班的学生、家长、老师却是合谋“搞”出荒唐的“学习成绩保证金”,这背后的“价值认同割裂”更值得关注。

据老师反映,是学生主动提出交纳保证金的,结果老师同意了,老师告诉了父母,父母也同意,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竟然是一致的同意。我不知道,这些学生是如何想出要交“学习成绩保证金”的,可能是从社会上学的。交了保证金,看在钱的面子上,学生也得认真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老师为何会觉得这个办法好,竟然也同意了?

收取“学习成绩保证金”暴露出教育方式的落后,简单地叫停退还“学习成绩保证金”,即便是处理了当事老师,恐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渴望仍然不会消停。当科学的教育方式缺位,当学习成绩被无限放大,即便是没有了“学习成绩保证金”,也会有其它古怪的方式显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成绩保证金”的出现更值得深思,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理念的转变显得非常重要。□前溪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