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盛开的盐碱花
绰号达人
爷爷的目光
不凡的“平凡”事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凡的“平凡”事

 

我于2013年参加工作,作为一名工作刚满两年的青年民警,我想和大家分享这两年来源于我身边的点滴感动。同时我又深感任何能用文字记录的瞬间、能用言语传颂的故事,跟坚守一线的战友们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相比,永远只是冰山的一角。

那年8月4日,是我到沐林所后勤队(九大队)报到的日子。对于那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因为第一,那是个即便站在阴凉下,也会汗流浃背的炎炎夏日。第二,我万万没想到报到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跟着老同志们下地出工!在炽热的烈焰下,遍地难觅一处阴凉的田地里,我跟着几个老民警,带着若干服刑人员,拿着锄头、平耙等工具,干着除草、下菜、施肥、灌溉、打药等一系列农活儿。毒辣辣的太阳暴晒下,别说干活儿了,就是多站一会儿都会觉得眩晕。我忍着被晒得生疼的脸颊,心里有些烦躁地想:“这可和我想象的警察完全就是两码事啊。”但让我奇怪的是,带队出工的老大哥们,无论衣服湿透了几遍、汗水擦拭过多少回,他们都始终头脑冷静、活力十足,一边手把手教服刑人员劳动技巧,一边细心观察服刑人员每个微妙的情绪变化,时不时还喊一声,“大家加把劲儿啊!”作为第一天参与出工的新人来说,在极度炎热和内心忐忑的双重考验下,半天的劳动下来,我已疲惫不堪。

而这半天劳动让我见识到的辛苦,跟这些老大哥们的历程相比,真的只是冰山一角。以建所以来始终在后勤大队工作的张金良为例,他一年四季带队出工在田间地头,按每天平均出工6个小时计算,在过去的14年中,他的出工时间超过两万小时。长期的风吹日晒,留给他日渐黝黑的面庞和粗糙的肌肤,但也留下了他在服刑人员中的无限威望,留下了周围同事对他的深深敬佩。

前不久,55岁的张金良由于严重腰间盘突出不得不在医院调理了一个月,原本以为他会趁机好好休养一阵子,毕竟岁数大了,资历到了,让年轻人多干点也是能理解的。但没想到出院第二天他就跑了回来,没过一个星期就又开始带队出工。我私下问他:“您这腰还没好呢干嘛这么拼呢?”他打趣地回答道:“对你们的技术不放心呗!”其实我很清楚,他是怕自己少承担哪怕一点,其他人就要多辛苦一点。他总对我们年轻人说:“活儿永远在那儿,大家都抢着干反而会轻松一点,都躲着谁心里都会有负担。”偶尔也会听到他的抱怨,抱怨自己岁数大了,腰背总是疼痛,耽误了出工;抱怨老天爷“脾气”不好,影响了收成……

在后勤队,从来都不缺乏这样默默奉献的事迹。提到我们队的猪场,大家想到的一定是最美猪倌孙颖。记得一次值班,外面下着小雨,猪舍的味道平时就刺鼻熏人,要是赶到下雨的时候,那气味混合在潮湿的空气里能肆无忌惮地飘散很远,即使在我们大队的值班室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猪舍里的“酸爽”!那天我问孙颖:“您一个女同志,怎么受得了这味道呢?”孙颖笑了笑说:“闻久了鼻子就没那么好使了!”我又问:“都是当警察的,您不怕别人瞧不起吗?”她说:“只要扎扎实实做好了,自然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身边耳濡目染,我早已放下了当初的心浮气躁。如果现在让我总结前辈们再苦再累都能快乐工作的根本原因,我会用八个字,那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们在经历无数人生风雨、抛却外在的追求后,精神世界深处仍呵护着的一尘不染的信念,那是他们从警生涯的第一天起,就在内心深处埋下的执着追求。这份信念和追求,源自他们最初的梦想。选择了这份事业,热爱选择的事业,并用百倍的信心、勇气和努力去浇灌,无论将来成功与否,都能理直气壮地说:“我终身无悔”!

□李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