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何帮扶失业人员 实现精准就业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帮扶失业人员 实现精准就业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开发就近岗位、 简化服务流程
 

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是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公共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报记者对当前本市失业人员公共就业服务状况调查时也发现,存在就业培训难以满足需求、求职要求与现实存在差距等问题,需要更加完善的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助失业人员实现精准就业。在今年召开的北京“两会”上,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提交的《北京市失业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实施效果调查报告》,对失业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实施效果提出了建议。

【调查】 就业培训 难以满足需求

“失业快一年了,我从来没去过社保所找工作,太麻烦了,需要办理各种手续不说,提供的岗位也不行,听说有技能培训,但培训课程也不太受用。”40岁出头的刘先生原先在一家民营企业当焊工,企业搬到了河北,家里孩子、老人放不下,就主动辞职打算另谋工作。

“我心想,北京这么大,咱又有手艺,找份工作还难么?各种招聘会自己也去了不少,但是一直碰不上合适的工作,社保所倒是打过电话,可提供的街道范围内的岗位,实在是有点儿‘老年岗’,全是保洁、协管员一类的,咱也没到这个年龄。”刘先生说。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失业人员不愿意跨进社保所的大门,特别是像刘先生这个年龄段的人,甚至更年轻的失业人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帮扶很难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向北京市政协提交的《北京市失业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实施效果调查报告》中也分析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当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业务办理流程繁琐,接受调查的失业人员认为就业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业务流程繁琐,不能满足自身的就业需求。部分机构办公设备不齐全,造成失业人员对于自己需要接受的就业服务内容和相关规定、政策不了解。

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在社保所内,专职从事就业服务的工作人员仅占1/3,再加上年龄队伍老化,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政策不熟、业务不精、经验不足,接受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也在不断降低,只能满足于应付上级交办的一些基本工作,这些都导致了办理相关手续效率较低、占用时间。

根据调查,目前的职业指导服务过于形式化,职业指导服务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培训效果不佳,部分社保所是由于上级指标压力才开展服务对象的培训,这就导致了培训项目的供给与实际失业人员的需求存在差距。

其次,就业培训服务中的师资配置和课程的合理性,失业人员对其满意程度很低。目前,就业培训的课程范围狭窄,选择性不强,种类较少,并且现有的课程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向不是非常明确,不能切实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使其快速适应社会工作。同时失业者对培训的参与度不够高、培训资金短缺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就业培训效果不太理想。

求职要求

与现实存在差距

不仅仅是就业机构在提供帮助上存在着一些弊端,让不少想要进入工作岗位的求职者,需要跨过不少门槛。

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向北京市政协提交的《北京市失业人员公共就业服务实施效果调查报告》中也分析了失业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到的第一点就是,失业人员的求职要求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

报告提到,在对失业人员的求职要求的调查中发现,失业人员期望获得的工作机会需要同时具备距离近、工作灵活性大和工资水平相对高一些的条件。然而,在实际的劳动市场上,这样的工作不是容易开发的。

再有,缺乏专业技能,且不愿意参加职业培训,成为了报告中提到的第二点问题。报告具体说到,失业人员在求职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为学历水平低、缺乏专业技能。同时部分失业人员并不愿参加就业相关的技能培训。

“是啊,不少失业者都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且没有学历。让找工作之路变得很艰难。”50岁的赵师傅一直对现在的单位收入不满意。“一家老小都指着我这个‘顶梁柱’养活啊。”但是他迟迟没有辞职,主要是担心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工作。

“像我这个岁数的人,基本都没上过大学,学历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班车司机的工作,就不错啦。我有个同事去年辞职,也四五十岁,说是做点小买卖。之后买卖也没做成,没学历、没技能,也不愿意参加培训啥的再学点什么,这不到现在也没找到正式工作啊。”赵先生感叹。

除去以上两点,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失业者对于工作缺乏热情,换句话说处于懒惰等理由,不愿找工作,或者说逃避工作。这点在九三学社提交的报告中也有所提及。

在报告中写到,就业服务中一些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失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调查发现90%以上的服务对象进行过失业登记,失业登记率很高,但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的最主要原因为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和领取失业金。

“这人啊,就是越待越懒。”市民张乐说,“我们楼就有几位四十多岁的人,不工作,每天瞎转,他们也不想找工作。就那么待着,从四十多待到五十多。”

【建议】

开发就近岗位

鼓励参加培训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认为,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是我国近年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重头戏。推行“一对一”就业服务;落实到专职服务人员;建立专门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依托独立平台、整合各类就业服务资源提供对象化的就业服务,有效推动了就业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发小区公益性岗位,在明确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同城市同时期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等实行差别工资且合理确定差别标准,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托底安置。

此外,经常与失业人员建立联系,了解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失业人员的培训意愿为基础,并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结合,鼓励失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从而在主观上提高就业的积极性。同时应加大培训的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配备专业的培训老师,丰富培训的形式与内容,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

拓宽就业岗位

简化服务流程

政府应以公共就业平台为依托,建立公益性岗位长效机制,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与企业捆绑开发岗位。此外,在传统正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而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在充分发挥灵活就业作用的同时,必须对这种就业形式加强规范管理和劳动保护。

服务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可以由简化履行的程序、重塑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时间成本等举措来实现。因此,应该规范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施,设置明确的流程介绍和相关工作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进行定期的工作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缩短办公时间,从而达到简化业务流程的效果。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还提出,就业服务方式应逐渐向“一站式”转变。所谓“一站式”服务,就是把职业介绍、失业保险等与就业服务有关的服务系列化,实行集中管理,这样既能方便求职者,也能提高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

打破政府垄断,提供竞争性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领域需求的多样化为私营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要求政府必须打破垄断,主动与私营机构合作,建立竞争性的就业服务体系。

应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化建设。改变现有职业信息封闭的状况,建设全国自下而上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同时,将公共职业介绍工作纳入财政供给体制,以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信息渠道不统一和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