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的师父啥都管”
首儿办义卖资助贫困患儿
新材公司练强内功创佳绩
安贞人防工程变身青少年阅读基地
会员代表履职“全年在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师父啥都管”
——市政路桥赤峰PPP项目上的师徒情
 

进入冬季,赤峰城里天气寒冷,处处草木萧瑟,但夹在一片山坡和铁南大街中间的铁南棚户区安置项目却是一派忙碌气象。一大早,北京市政路桥总承包一部赤峰PPP项目总工张建恪又转完了一圈儿工地。在铺着崭新沥青油的八里铺北街上,张建恪和徒弟赵元鹏碰了头,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张建恪一见徒弟,先捏了一把对方身上的薄羽绒服:“最近天儿冷了,多穿点。”

“嗯,晓得啦!”徒弟赵元鹏亲昵地应了一句。转过头看到记者,笑着说:“我的师父啥都管!”

把徒弟当成家里人关心

他们现在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参与铁南棚户区安置小区市政道路及管线建设。这是当地最大的棚户区安置房项目,共6个小区,东、西片区加起来有111幢楼房,将改善2.6万人的居住条件,是当地“头号民生工程”。总承包一部负责建设的16条道路,将东、西两片6个小区连接在一起,形成四通八达的路网。

一起在项目上呆了一年多,师徒俩仿佛是兄弟一样。其实,他们的岁数确实差得不大,都是“80后”,可在徒弟赵元鹏心里,大了5岁的张建恪却亦师亦友,除了在工作上手把手地带领4个徒弟,生活上,更是用工程人的细心,把徒弟们当成家里人关心。

“我的师父是前辈,也是朋友,更像家里人。”说起自己的师父,赵元鹏一脸尊敬和自豪。这师徒俩现在是总承包一部的“名人”:师父被评为公司2016年度优秀导师,徒弟被评为公司的优秀新人。

赵元鹏说,施工行业里的师父可不是嘴里喊喊就完事儿,那是真正的师父。拜师时,得磕头、敬茶,徒弟们每年过年还要给师父拜年。在公司里,这种传帮带的导师带徒模式已经成了传统,可以说,每一代年轻人都受过老一辈市政路桥人的教导和熏陶。

徒弟干活师父全程把关

2014年参加工作后,赵元鹏一直在项目上,肯吃苦的他在拜师后进步更快了。“师父敢放手让我们去做,他全程把关。”赵元鹏指着远处的工地说,“就拿城南立交的技术工作来说,施工前要编制的方案比较多,师父从头到尾帮我们看下来,从整体结构、技术细节都全部把关,然后放手让我们去做。”就这样,赵元鹏在现场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慢慢成长得能独当一面了。

工地上事情多,每天都很忙,他们的午饭和晚饭基本上都是在工地上解决。干技术的赵元鹏跟师父经常加班,有时候,师父帮他们点的“爱心外卖”让大伙儿颇为感动。说着说着,赵元鹏忍不住笑了:“前期来的时候,我们要编施工计划和前期方案,连续加班一星期,经常三四点钟才睡。师父经常给大家叫外卖,说是补身体。”

让赵元鹏感动的事情还有一件。去年,他的笔记本电脑坏了,就在他烦恼着要“大出血”买一台电脑时,师父张建恪抱着一台笔记本送到了赵元鹏的办公室。看到徒弟一脸惊讶,张建恪爽快地笑笑:“你们刚工作不久,经济紧张,还要攒钱买房,把我的拿去用吧。”

张建恪是个很细心的人,平时工作虽然很累,却不忘体贴关心徒弟们。整个安置小区项目面积有5.6平方公里,负责路网工程的徒弟杨晓龙每天都在新修的路上走,他负责的十条道路加起来有十公里长,铺沥青那段时间,每天从早走到晚,杨晓龙的脚底都磨出了血泡。听说了这事儿,师父张建恪专门在项目部附近的理疗店办了一张卡,逼着他每天下班了去泡泡脚。

夯实居民安居梦的根基

“其实,我师父是1984年出生的,他自己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就是平时都不说。”赵元鹏说,师母还有3个月就要临产了,工地上一直很忙,师父很少请假回家,只能每天忙完了,隔着手机陪陪家人。

“这里有一部分小区马上就要交付了,老百姓都很盼望住进新房,我们要把工程干得更好,把项目上的年轻人照顾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张建恪身后,一栋栋已经完工的漂亮小高楼中间,他们建好的一条条宽阔沥青路和市政管网,夯实了当地居民安居梦想的根基。

□本报记者 边磊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