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任你行》
王德恒:文艺作品应顾及文物保护
《拉普拉斯的魔女》
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新馆开门
“汉语盘点2016”结果揭晓
中小学学生装展现校园文化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剧中“精绝古城”真实存在 为国家文物保护旅游禁地
王德恒:文艺作品应顾及文物保护

 

12月19日,网络连续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开播,播前数日,国内文物考古学界便有专家“非常担心”该剧的播出会威胁到国家级文物考古禁地。中科院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原副研究馆员、现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德恒接受本报专访时明确表示,担心该剧会对文化保护带来负面影响。

盗墓题材滥觞

应有法律底线

记者:您已经63岁,怎么注意到该网络剧的?

王德恒:前几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网络连续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即将播出的广告片,那些剧照和视频片段引起了我的注意,感觉很熟悉。仔细看后,我才知道该剧大篇幅地讲述了有关新疆精绝古城的故事,而且很多是实地实景拍摄。我对精绝古城非常了解,它是我文物考古工作学术研究的内容之一。2005年我曾经随一个国内的文学采风团到过那里,当时被管理人员拒绝进入古城遗址地区。那里到处都有严格的禁止入内水泥制标志,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区域,是旅游禁区。

记者:为什么被禁止入内?

王德恒:有些话我不想说得那么清楚,但因为该剧播出了,现在只能说出来。现在的精绝古城是汉晋时代的文化遗存,在沙漠腹地人迹罕至。但至今文物遗存只埋在一层沙子下面,非常浅,而且裸露文物极多。该剧剧照中可以明显看到这点。这也是被国家文物部门确定为旅游禁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年在这进行的文物考古发掘工作时,一场大沙暴之后,一座座完整的汉代古墓就出现在人们眼前。可以设想,假如这里成为旅游目的地,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古城不说荡然无存,也会遭到很大的破坏。所以,我认为该网络剧的播出对我国文物保护不利。

盗墓者设计成“坏人”

遵循的是艺术道德

记者:该剧刚刚开播几集,全貌尚不得知,您会做出怎样的预判?

王德恒:文艺作品不仅受法律规约,也必须有道德底线,我们常见的国际上盗墓题材的文艺作品,盗墓贼都是“坏人”形象,这就是道德指引,以防不良社会行为的发生。而据目前看到预告的部分,剧里的人物设置主人公温暖、高尚,几近楷模。

我不知道剧情未来会怎样发展,但真实的精绝古城文物考古工作尚未大规模展开,当地沙漠中已经有一些当代人的骨骼遗骸,这很能说明问题。该剧预播广告之后,网上还出现了“精绝古城旅游指南”类的内容。我不敢设想,这类旅游广告再加上该剧播出,精绝古城的保护会怎样。

记者:不妨假设有文艺作品的情节就是虚构的故宫盗宝,这也不允许吗?

王德恒:当然不是,文艺作品虚构情节有个大前提,就是虚构的情节不能导致社会秩序毁坏,其中就包括文物保护。故宫等世界级文保单位成为文艺作品表现的对象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如果虚构情节完全和真实内容相符,读者、观众依照这些情节就能进行文物盗取,是绝不允许的。更何况作品里的盗墓人物是一个正面形象,文艺作品的导向作用不仅负面而且违法。

精绝古城遗址

保护形势严峻

记者:您了解的精绝古城保护现状怎样?

王德恒: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那里绝对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而且标示清晰,但现在每年进去数千人。那里是著名的尼雅遗址所在地,1995年,在很浅的沙子下面就发现了丝绸制品,上面绣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几个字,后来又出土了一块丝绸,上面接着前面那块丝绸写到“征南羌”,整句话才完整了。内地在南宋后期才出现了棉布,而精绝古城里东汉遗存里就有棉布了,这很珍贵。

精绝古城所在地尼雅遗址一带的遗存文物,一直是非法文物市场的宠儿。从现在这里当代人的遗骨看,文物危险不是预估,而是已经发生了,问题相当严重,我担心后患无穷。

□本报记者 胡志强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