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道“爱”的 靓丽风景线
难忘初心
父亲卖牛
我的丈夫是“坐家”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初心

 

工会,一个美丽的名字;工会,一个温暖的大家;工会,一段永远值得回首的往事,每每想起总是让他魂牵梦绕。

多久了,他还依然忘不了当工会主席的日子。那是一个750人的大车间,当党委宣布他任这个车间工会主席时,他真的有些忐忑,不由地问自己:“我行吗?韩永先!”不要说熟悉每位工友的家,即使数下他们的名字也要一阵子。回到家他问媳妇,媳妇说:“工会,工会,跟工友在一起你什么都会了!”他似乎从媳妇那里悟出了什么,是啊,工友们最需要的是关心和温暖,只有和他们打成一片,把温暖送到家才是真。

他领着工会委员开始走访工友,当他走访到一位姓唐的工友家时,他愕然了:那位工友40多岁就“走了”,扔下5个不大的孩子,还有一个没有工作的妻子,生活可想而知。先解决燃眉之急吧,经过和厂工会沟通决定每季给这位工友家50元的生活救济。50元现在看来不多,但在上世纪60年代初相当于一个工匠的月工资。尽管这样他还是觉得远水解不了近渴,“打醋的钱买不了酱油”,还得从根儿上“帮”。他跑厂工会,去党委,最终按着有关政策让那位工友的妻子接了班。可五个孩子怎么照顾?大的十几岁,小的只有几岁,老韩又跑幼儿园、学校,脚像不沾地似的忙了两个月,孩子们的各种学杂费全免,甚至连买本和铅笔的钱也由工会包了。老韩说到这儿,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仿佛身上轻松了许多。然而,这还不算完,那会儿住的全是平房,那位工友的家又远离煤厂,买煤烧柴又是关,大冬天的一个女人带着五个娃哪有力气,老韩亲自带车子和几位工友把煤买回来送到家……就这样,在工友最困难的日子,老韩作为工会主席用工会的关心,温暖了工友的一个又一个日子,足足有三年,直到那位工友的孩子长成一棵小树,伫立为风景。

工会主席是“杂家”,下得讲台,上得看台。那时每个节日厂工会都要组织文艺汇演,750人的大车间人才济济,首当其冲。老韩说,排歌剧《洪湖赤卫队》,白天这些工友要拿班产,晚上排练。一次他忘记带家里的钥匙,老婆孩子早已进入梦乡,为了不惊动他们,他只好返回车间在冷板凳上熬了一夜。他的率先垂范换来了车间的荣誉,汇演结束时,车间工会被评为“优秀工会”。他回到家让媳妇炒俩菜美美地喝了一顿酒。

在厂工会组织的健康疗养时,疗养院正办初级舞班,六十名学员只有两名教练,这些拿惯了铁锤和机件的大手干起活来神气十足,可要学跳舞却笨手笨脚,于是请老韩帮忙。临走时两位教练给他买了套西服作为酬谢,老韩看了一眼说:“我要是穿上这个,工友们就离我远了。”说完他上车回了工厂。

1995年老韩退休了,一身文艺细胞的他,依然发挥着工会工作的余热。他同市里另一名老同志组织了一个“工友文工团”,70人的队伍不说浩浩荡荡也是风风光光,他们用红歌,用舞蹈舞动着夕阳的美丽。在老年公寓演,到乡下给农民看,去社区为工友们放歌。我问老韩喜欢唱什么歌。他沉思了一下,说,最喜欢唱的还是那首《一壶老酒》,每当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工会的日子,那么醇香,那么温馨,那么浓郁,品也品不够。

□于德深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