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幸福味道”的坚守与执着
农民工走到哪里 法援就服务到哪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6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工走到哪里 法援就服务到哪里
——记昌平区矛盾调解处中心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站长史春辉
 

10月17日一大早,在昌平区矛盾调解处中心的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河北籍农民工张红正在咨询劳资纠纷问题。工作站站长史春辉坦言,无论是类似张红这样的个人讨薪,还是群体讨薪,工作站每天都会受理不少。

近十年来,工作站共接待农民工2795批次,涉及23126人,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200余起,成功讨薪7000余万元。工作站也从史春辉的“单打独斗”,变成如今的五人“并肩作战”。

“无论钱款多少,都要尽心尽力。”一直以来,这都是史春辉的座右铭,久而久之便成了工作站的行事惯例。

今年9月的一天,20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工来到工作站,请求法律援助,原因是遭到无故辞退和拖欠工资。史春辉了解情况后,当天就和两名同事一起赶赴用工单位,一探究竟。

到工地后,史春辉刚刚表明来意,便被十几个彪形大汉围了个严实。见状,同行的几名农民工赶忙哀求道:“别,别动手!我们走还不行吗……”

“走?为什么要走!请把你们的负责人叫出来。”后来,史春辉坦言,被团团围住时,他也犯怵,但一心想着:越是这样越不能退缩,否则有理也成没理了,怎么也得见到负责人再说。

紧接着,史春辉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根据现场人员的衣着、神态,找到了相关负责人,开始“谈判”。起初,这名负责人火气十足,对史春辉更是爱搭不理。见状,史春辉和同事则轮番上阵,从法理、情理等方面,分析利弊,因势利导。最终,该负责人终于松了口,同意支付工资。

后来,为了协助农民工领取欠款,史春辉和同事一直在工地坚守到了深夜。入秋后的北京,寒意逼人,20名农民工拿着讨回的辛苦钱,落下了泪水。

每当这时,史春辉和他的同事总会悄然离场。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是做了份内的事。然而,这份厚重的谢意,却化作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农民工走出门,法律援助工作就得走进门,他们走到哪里,我们就服务到哪里,实现农民工维权的全覆盖。”早在2007年4月,工作站成立大会上,史春辉就曾作出承诺。十年来,他们一直用行动走在践诺的路上。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杜晓婧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