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彝海结盟》
读京派文学可滋养人心
新徽班三庆园开班
“皇族”教师展出文玩藏品
《信者无敌》
欢乐谷打造万圣欢乐节
用歌声传承长征精神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郁:
读京派文学可滋养人心

 

近日,在十月讲堂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主讲了“民国时期的京派文学”,他说,在各方面压力巨大的当下,职工可读些非功利的、关乎心灵的文学作品,让精神得到片刻的休闲和放松。

记者:民国中的京派文学具体指什么?

孙郁:“京派”是指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京、津等地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文学流派,它既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倾向,强调文学应有独立的、人性的、美的价值。京派的文学创作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更多地表现了对现代都市文明的质疑和批判,风格淡远隽永,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京派小说着力描写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代表作家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芦焚、萧乾、汪曾祺等。沈从文所描写的湘西世界人物,无论是农民、士兵、猎人、渔夫、水手,还是娼妓、富家子弟、青年男女,都那么淳厚、真挚、热情、善良,守信用,重情谊,自己生活水平很低却那么慷慨好客,粗犷到带点野蛮却又透露出诚实可爱,显示出一种原始古朴的人性美、人情美。废名笔下的老汉、村姑、牧童、雇农、业主,心灵也都是美好善良的。

京派小说把东方情调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乡风民俗从容隽逸的描述之中,形成一种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桥》,沈从文的《萧萧》《三三》《边城》就是这种乡土抒情小说的典范之作。

京派作家大都不同程度受过欧美文学语言的影响,又都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因此他们的创作,既能吸收欧美文学语言的长处,又能吸收古典文学的营养,并出色地运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在文化传承上做出了很大努力。

记者:这些作家对如今的社会有什么启示?

孙郁: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革命文学都是文坛的主流,改革开放后,人们面临精神上的困惑和迷茫,这时候,京派文学关照理想、人性、对传统文化吸收与反思的那种文学主张,为当时的思想启蒙输送了精神食粮,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就是远离时代创作的人,他回归田园、关照心灵,开创了田园诗派,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京派文学固然有其对现实缺乏批判力的缺点,但从长远来看,它超功利、聚焦传统与人性的追求,对现代人是很有启发和滋养意义的。

在如今的社会,人们平时的工作、生活都太过功利,精神压力也大,如果在闲暇时间,翻起文辞优美、远离俗世的京派小说,在享受艺术美的过程中,对心灵有些关注,或许会减轻很多精神压力。

记者:鲁迅曾对京派文学有过批评,您觉得鲁迅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孙郁:是的,鲁迅说,“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不过,鲁迅在继承传统文明的努力上,与京派作家是有相通之处的。与京派远离现实的主张不同,鲁迅是主张直面现实问题的,他的直面精神和战斗精神是最可贵的。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

□本报记者 余翠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