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玉泉山下稻花香
三成多体验员遭遇“改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10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上的京西玉泉山下,是著名的“京西稻”产区,素有“稻乡”之称。每至金秋时节,稻浪翻滚,满地金黄,一派迷人的丰收景象。此时又是金秋十月,如今的“稻乡”是一番什么景象呢?带着几分遐想,慕名寻游。
玉泉山下稻花香

 

昔日“稻乡”今日郊野公园

沿着玉泉山下的公路前行,不多时来到一处公园的路口,但见“北坞公园”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有“稻乡”之称的北坞村旧址,而今村落消失了,建成了郊野公园。走进公园大门,处处绿树浓荫,不远处是一片呈着黄色的稻田,在微风中泛起阵阵波浪,一派田园景色。

沿着园中的小路,走近那一片片稻田,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已经成熟的水稻,被压弯了腰,稻穗沉甸甸的。轻轻地抚摸着即将收割的水稻,不由得体味出粒粒皆辛苦的感觉。

寻至稻田中的一座亭子前,见几位老人正在聊天,我一问方知是北坞村的几位退休老人,也是当年四季青公社玉泉大队的稻农,谈及当年种植“京西稻”的往事时,老人们多有感慨。

80多岁的刘大爷指着眼前的稻田说:“这沉甸甸的稻穗,使我想起30多年前在这里种植稻子的情景。从育苗、整地、打垅、插秧、灌溉、除草、收割、脱粒,每样活计都干过。尤其是十月间收割时节,一天能割出一亩多地的稻子,很是辛苦。”

70岁的王大爷说,自己过去是种田的老把式,在他的印象里,这一带种植“京西”稻最鼎盛的时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你看,这边到玉泉山,那边到颐和园,整个一大片足足有上千亩的稻田。这米煮粥、捞饭吃都好,晶莹发亮,有一股清香味儿。”

几位老人们谈及当年种植水稻的往事,异常的兴奋,他眷恋着30多年前玉泉山下那迷人的水乡景色,记忆中那金色的稻浪是最美的风景。作为名优特产,“京西稻”一直是稻乡人的骄傲。他们不仅留恋“京西稻”那独特的醇香口感,更多的是追忆祖辈们所创造出的品牌和栽培技术。

“京西稻”种植始于清代

“京西稻”,也称“皇家稻”,因在北京西部玉泉山一带种植而得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栽种,供皇室专用的“御稻”,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据传,当年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携回紫金箍水稻良种,在玉泉山周边地带试种植。由于这一带泉水河水湖水极为丰沛,种出的稻米色泽光亮、透明、味道清香,粒粒如珠,入口香甜,自乾隆年间以来,一直为宫中御用的“贡米”。乾隆皇帝对这里盛产的稻米格外青睐,曾以“京西稻”风光为题材的即景诗就有百余首,其中有“数顷黄云香雨润,千畦绿水稻风寒”、“疏泉因为广其壑,益开稻畦千亩多”、“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等诗句,而老北京民谣中也有“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平餐勿需菜,可口又清香”。

想当年,玉泉山下河渠纵横,稻畦千顷,阡陌交错。每到阳春,田野里花红柳绿;盛夏之日,荷花盛开;金秋时节,稻浪翻滚,满地金黄,一派丰收的景象。

而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水资源的匮乏,“京西稻”的种植受到严重威胁。因种植“京西稻”需要大量的水源,且亩产量较低,所以种植面积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了,那金色稻浪翻滚的景象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2009年玉泉山下的北坞及周边村落整体拆迁后,建成北坞公园。由于历史上这一带是“京西稻”的主产区之一,所以公园在景观设计时特地辟出12片,总面积6.5亩的“京西稻”种植区,由此玉泉山下再现了“京西稻”飘香的历史胜景。尽管种植面积极小,但却是玉泉山下的一道独特景观,由此也唤起稻乡人对“京西稻”的记忆。

领略田园风光农耕文化

走在北坞公园里,随处可见与农耕文化有关的景致,除了一片片稻田,还有石磨、碾子,而稻田中一组组耕田劳作的雕塑,告诉人们这里就是昔日的“稻乡”。特别是在金色的秋天里,这里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和美丽的田园风光。

据北坞公园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北坞公园的定位既不同于一般的郊野公园,也不同于城市公园。公园与周边颐和园、玉泉山以及其他公园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园中景物、雕塑等与环境相适应,由此突出了公园以展示农耕文化为特色,特别是园内的稻田已扩大到数十亩,是北京市仅存的几处“京西稻”种植地之一。从2012年起,每年10月中旬都要举办一次“收割节”,让人们通过体验水稻的收割,尽享昔日“京西稻”收获的喜悦,并借此感受劳作的辛苦,从而传承农耕文化。届时,专门请来北坞村的老稻农实际演示标准的收割流程,给在场的人们表演绝活儿。那些早早等候的人们踊跃参与,挥镰收割水稻,尽情体验收获的快乐。如今“收割节”已经举办了四届,数千人在此体验了农耕文化的博大,从而体会出收获时的喜悦。

不知不觉中,我已在稻田边的小路上徜徉了许久。静静伫立于田埂之上,满眼是金色的稻浪,格外的迷人,那蓝天下随风舞动的稻穗,使我久久沉醉在稻花的芳香之中……

□ 户力平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