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在京举行,医、学、研、产等各方代表共同研究探讨儿童安全用药问题的破局之道。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在会上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两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而我国儿童专属药品却不足2%,儿科医生缺口20万。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9月14日《人民日报》)
仅仅因为用药不当,一年就导致约3万名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造成一生的遗憾,这样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更何况,除了致聋之外,还会对儿童身体造成其他方面的损害,如果统计出来,数量也一定很惊人。而导致儿童用药不当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绝大多数的国产儿童用药都没有儿童剂型,而只能在成人剂型的基础之上减轻分量服用。于是医生开给儿童患者的处方中经常出现诸如“半片”“四分之一片”的字样。
而在一些药品的包装说明书上,根本没有儿童剂量的规定,只是以“酌情酌量使用”或者是“根据医生指导用药”等模糊的提示。但“酌情酌量使用”,到底依据什么“情”,如何决定“量”?如此模糊的表述,带来的后果就是家长回家给患儿服药的时候,也只能“靠手掰”,导致药量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很难做到精确用药。由此可见,儿童用药的普遍“成人化”,让儿童用药安全难以保障,也为我国儿童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国内药品缺乏儿童剂型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浪费现象严重。特别是有些注射类药物,因为只有成年人剂型,儿童在使用的时候,只能使用其一半或者是几分之一。而这类注射类药品,一旦打开,就不宜继续保存,剩下的药品只能当医疗垃圾丢掉,这不但造成了药品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加重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儿童用药亟须告别“用手掰”,为了保障全国数亿儿童的用药安全,包括医疗卫生系统、医药企业等在内的全社会都应该给予这个问题应有的重视。□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