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非洲过中秋
母亲是那枚中秋月
跨越海峡的 思念
惴惴不安的月饼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是那枚中秋月

 

在微信段子里看到一句话,他说:母亲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母亲不在了,兄弟姐妹就是亲戚。是呀,母亲是圆,把我们圈在一起。母亲是点,把我们吸引在一处。母亲是那枚中秋的月亮,照着我们回家的路。

我奶奶说,母亲当年嫁到我们家颇有意思。当年奶奶家里养了几只羊,在县上读高中的我父亲当时是个十足的书呆子,放假回来去坝上放羊,看书过头,就把最小的那只羊羔放丢了。正当奶奶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的时候,就见院子的门吱嘎打开,月光下一个穿的很破但眉清目秀的姑娘出现在门前,怀里抱着的正是奶奶家那只小羊羔。姑娘说她随着杂耍团走村串巷表演,挣点口粮。表演结束后在路上就捡到了这只羊羔。她说她不敢抱回杂耍团,大家一定会宰了吃肉的,于是打听了才知道村子里只有你们家养了羊。奶奶一听姑娘虽然出身穷苦,可是心地善良,就试着问她愿意在杂耍团里度日,还是想有个自己的家安定下来。姑娘在奶奶三言两语中明白了老太太是要给她做媒,羞着脸绞着衣角嗫嚅地说自己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这辈子都不想再漂泊。于是奶奶就留下了她。在家里住了三年,我父亲高中毕业后,回来在村里教书的第一年,在奶奶的主张下就和她举行了婚礼,后来她就是我的妈妈。多年后父亲说起那一晚,他说那晚的月光像你母亲的眼睛一样有掩饰不住的光华。

母亲嫁进我们家后,大大小小的事情一肩挑起,说话透亮,做事麻利,手脚勤快,拿奶奶当做亲妈一样伺候,每天给奶奶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衣服洗得整洁。院子里养了一群鸡鸭鹅,可是从来都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父亲教学忙,很少插手家务和庄稼地的活,母亲从来不见怨言。每到中秋时,母亲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放上自己烤制的月饼,再摆上一些水果和采来的野菊花,收音机里放上单田芳的评书,我们吃着月饼看月亮,缠着奶奶讲故事。父亲也会念几句诗,我们几个孩子拍手叫好。父亲就说,咱们家真正风雅的不是我,而是你们的妈妈。

十年前,父亲一场大病走了,安慰好母亲后,兄弟几个都回到各自的城市。那年中秋的夜里,想念起母亲,于是驱车拉上三弟赶回百里地外的故乡。推开门时,母亲身前的桌子上摆放着六副碗筷和六块月饼,炒好的菜早已失去了温度,母亲小口吃着月饼,不断地回头看着整齐的碗筷,自言自语地叨咕着。三弟扑进母亲怀里嘤嘤地哭泣起来,在此之前的多少个中秋,母亲和父亲都是这样度过的?从此后,每年的中秋,无论多远,回故乡去团圆成了兄弟几个必须的路程。

母亲老了,可我觉得母亲不会老,因为她是月亮呀,我们回家的那条路,她始终照得通亮。

□依米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