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出游要 “三防”
高压锅煎中药效果好
孩子入园后 就和家长疏远了 是为啥?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事”之秋
出游要 “三防”

 

每年秋季的气候特点是不冷不热、天高云淡、少雨干燥,是一年中外出旅游的黄金时段。不过,秋季又是个“多事”之季。秋日出游,一定要关注气象环境条件,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防”:

(1)防过敏。从物候角度说,秋季是植物成熟的季节,也是许多草本植物花粉的传粉时节。干燥的空气、较大的风速以及大量的植物花粉,为包括过敏性鼻炎在内的一些过敏病症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导致秋季花粉过敏的主要植物有蒿草、豚草等,其种子常常伴随花粉散播于附近的空气中,加之多数旅游景点的植物都很丰富,地势也比较空旷,如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到,就会很容易诱发过敏症状。

所以,提醒那些有过花粉过敏史的人,秋日尽可能地避免外出旅游。如果要出行,不仅要随身带好适宜自己的脱敏药物,还要少去那些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同时还要关注气象条件,主要是风和湿度。秋日多风的晴天,最容易犯病;而阴雨天,则不易过敏。一些旅游城市的气象部门会在春秋季节发布“花粉指数”预报,对过敏患者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当“指数”偏小时,说明花粉浓度偏低,可以外出;而当“指数”偏大时,说明花粉浓度偏高,不适宜外出。

(2)防雷电。虽说夏季是雷电的多发季,但对一些山区旅游景点来说,由于大气层的下垫面较为复杂,之间的热力状况差异较大,因此秋季容易产生雷电(对流)天气;加之高山风景区的室外防雷设施的覆盖率不太高,所以,秋季旅游(尤其到山区旅游)也必须注意预防雷击伤人事故。当天气预报有雷雨时,应尽可能地避免外出游玩。万一在旅游途中遇到雷暴天气,要用最快的速度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如果附近有山洞,应迅速躲到里面;不要在巨石下、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如果在成片的树林里,可以临时在树林的中间部位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暂时躲避一下;如果行走,请保持良好的状态,尽可能不要撑金属伞柄的雨伞,不要在雷雨中跑动;躲避雷雨时,不要挤在一起,也不要牵着手靠在一起。 如果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说明自己也处于近雷暴的危险地带,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

当然,也没必要恐雷,雷击事故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只要尽可能地采取科学措施,即使在旅游途中,也可以用平静的心态,等待雷电的减弱、远去或消失。

(3)防受凉。在秋日的旅途中,受自然大气候、地域或局部小气候的影响,寒冷就像是潜伏的幽灵,时常会侵袭人们的身体(尤其是中老年朋友)。所以,旅行箱里一定要准备防寒的衣服(如羊毛衫),遇上寒冷,及时加衣,否则,极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受凉,导致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秋季的温差较大(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早晚凉,中午热”)。秋季旅游多在晴日,早晚寒意明显,此时,旅游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中午,也要避免长时间坐在旅游景点的石凳或地面上,以免受凉。一般而言,河面、湖面、江面、海面的温度比陆地要低很多,所以乘船艇时,不仅要注意安全,也要注意防寒。

一般来说,洞穴内的气温也比外面低很多,所以进洞游玩时,同样要注意安全和防寒。至于高山,每上升100米,气温大约递减0.65度,所以在“高处不胜寒”的山顶,防寒最为重要。由于高山索道的普及,很多旅游者在山脚下毫不备衣,而到了山顶就出现“冷得发抖”的症状。因为山顶处不仅气温低,风也很大,大家需要格外注意。

□霍寿喜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