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山女儿23年“反哺”故乡教育
走“群众路线”,孩子也喜欢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女儿23年“反哺”故乡教育

路书芳
昌平区流村镇中心小学教师
 

路书芳是昌平区流村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乡村教师。从教23年以来,她多次放弃进城教书的机会,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全都献给了山区教育。在路书芳的悉心培养下,一批又一批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实现理想。而她依然坚守在山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这个称谓的分量。

路书芳是土生土长的昌平区流村镇白羊城村人。1993年,她从昌平师范毕业后,便回到家乡流村镇,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

流村地处山区,当时工作环境很艰苦。路书芳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学校还没有暖气,冬天都是用铁皮炉子生火取暖。“在炉子里先放一些报纸,再放进一些细柴草,点燃后再放棒瓤子,最后放煤球,满屋全是烟。”路书芳说,“生起火后,教室暖了,但有时烟大了,会觉得头疼。”炉子也有生不着的时候,路书芳的手每年都被冻得又红又肿,严重时还会生出一块块的冻疮。

上班的路也同样艰辛。每天她都要经过白羊城河套,夏天汛期来临时,河道要泄水,她就和其他老师蹚水过河,护送学生上学放学;冬天河套的风特别大,常常连人带自行车一起刮歪,她只能走着去上班。尽管这样,路书芳却从未放弃。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谁不想去条件优越的学校工作?现实中也有很多橄榄枝伸向她。然而在路书芳的心里,却有这样一个梦想:她要坚守大山,要帮家乡的孩子飞出大山,实现孩子们读大学的梦想。凭着这个坚定的信念,她在这里坚守,一干就是23年。

1997年,流村中心小学新校建成,要迎接北京市和昌平区两级验收。才工作四年的她,就要代表学校做验收课。于是她反复磨课,晚上自己一遍又一遍地试讲。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语文课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从此,流村中心小学被昌平区教委领导称为“昌平西部山区一枝花。”

路书芳从不认为山区学校就应该比城镇差,她的心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流村中心小学参与了北京综合实践活动改革实验,路书芳参与编写了地方教材《魅力流村》。她利用假期,带领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风俗,学习了不少农家饭的制作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因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2009年11月,“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评选展示会”在流村中心小学召开,路书芳代表学校作观摩课《家乡巨变》,受到大家的好评。

路书芳对孩子们付出很多心血,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家访。哪个孩子病了,下了班她就到学生家里看看。曾经有一个孩子受伤上不了学,路书芳就天天下班后到她家补课。“那时不觉得累,反倒觉得很有存在感。”

路书芳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学生们对她的喜爱也是溢于言表。今年,有几个淘气的孩子犯了错,路书芳生气了,“当时说了句气话,意思是下学期不教你们了,结果好几个孩子当场就哭了。后来还有家长反映孩子回家还哭,说舍不得我。”路书芳说,“我没想到他们会那么难过,很后悔自己不该说那些气话。”

二十多年来,路书芳所带的班多次获得流村中心小学“优秀班集体”称号,她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2007年和2009年,她带的两届毕业生成绩在昌平区名列前茅,一些城镇学校的领导专门前来取经。2010年,昌平区举行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她的课堂教学获得了一等奖。

路书芳常说,她是一个平凡的人,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工作,但她要用全部精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得精彩。23年来,她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本报记者 周美玉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