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杂技团本体艺术的掌门人,曾连任第四、五、六届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
她出生杂技世家,8岁登台演出,45岁荣获全国杂技比赛金奖;
她在杂技演艺舞台上活跃了38年,创造了中国杂技演员舞台演艺的奇迹;
她潜心投入杂技本体教学与研发,策划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杂技艺术作品,为中国杂技团赢得了国内外各类赛事的53尊金奖,更为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她,就是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孙力力。
近 日,记者走进了中国杂技团,在练功房见到了孙力力。她个头不高,微胖,说话的时候很直爽,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不停地指导着演员们练功。看得出来,她严厉中带着温情,直爽中带着细腻。
8岁登台 天生练杂技的料
1950年的冬天,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团长的女儿诞生了。团长夫妇给女儿取名孙力力。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名字很“给力”,孙力力做什么都干劲十足。很快,大人们发现这个小姑娘竟然敢在高高的杂技团排练大厅里爬上爬下,都说她是“天生练杂技的料”。孙力力就这样自然地踏上了杂技之路。
“我只上了小学一年级就去了艺校,要是不干这个,好好学文化,说不定我也是大学生了。”孙力力笑称自己是大文盲,但正是这个“文盲”后来却经常给大学生、硕士生讲课。
父母转业后,全家迁往东北老家生活。1959年,8岁的孙力力开始了舞台表演生涯。在一般女孩见到陌生人仍会脸红的年纪,孙力力已经能够独自面对满场观众了。
十几岁时,孙力力就成为哈尔滨杂技马戏团的主力演员,调入黑龙江省杂技团后,她遇到了同为杂技演员的丈夫,夫妻俩心无旁骛地在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了一年又一年。
1985年,35岁的孙力力凭借扎实的顶功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被中国杂技团相中,先后担任演员、学员队队长、副团长等职。
屡创奇迹 45岁独创杂技成绝响
孙力力的拿手绝技“单手椅子顶”,现在都是演员小时候当基本功练。但孙力力直到结婚生子以后才开始练,别人生完孩子连杂技都不干了,她却在不可能练的年龄段练出来了。
调入中国杂技团后,孙力力深受团里器重。1994年,当时的团长林建找到孙力力,希望她能为团里设计一个节目,冲刺来年的全国杂技比赛,为中国杂技团实现该项赛事零的突破。
孙力力很快设计出了节目,其中就有空前绝后的“脚上单手顶”动作。
孙力力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岁数——快45岁了,自己做单手顶倒也罢了,同时单脚还要支撑别人再做一个单手顶……她明白,练这个杂技得付出比年轻人十倍、百倍的努力,“我一定得坚持下去,这是我拿金奖的最后机会了,我要给自己的杂技人生一个辉煌的巅峰值!” 好胜心极强的孙力力,性格泼辣,眼神里丝毫不掩饰她对金奖的渴望。
孙力力练右肩的承受力,每天加几斤分量,起初,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要做半小时的预热,等肩膀疼得麻木了才开始正式练习。别人一个动作每天重复5次,她重复130多次。慢慢的,她从最开始能承受50多斤,到能承受90多斤了。“那种疼痛,真的就跟电视上演的给人上大刑一样,但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孙力力苦笑着回忆。
在几个月的训练中,孙力力的胳膊曾经疼得连自行车都扶不了,最终还是把整套节目练得炉火纯青。1995年,在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中,她代表中国杂技团一鸣惊人,荣获“金狮奖”。
在那届比赛之后,“脚上单手顶”成为杂技绝响,无人再练,舞台上也再没有出现过40岁以上的杂技女演员。
就在1995年,杂技团分给了孙力力一个颇感意外的任务:到中国杂技团新创建的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抓教学、带学员。团长的理由简单而沉重:“中国杂技团自1950年成立以来,还没拿到多少有影响的奖牌,作为‘国’字号的中国杂技团,奖牌里没有金小丑奖,又怎能服众?你的任务就是为咱们团培养后备力量,同时还要抓几个金牌节目,最好把……”团长没敢说出“金小丑”三个字。
就这样,孙力力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由当红明星变成了老师。
巅峰转型 走下舞台当老师
当时的学校设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连院墙都没有,野草有一人多高,经常有蛇出没。一排破房子里,除了床铺和一些生活用具,什么道具都没有。孙力力听说一位小学员的父亲会做木活,就硬着头皮把人家请来,一气做了50条板凳,作为学校最初的训练道具。
这里的60多个孩子,大的10岁,最小的只有5岁。正规、严格的基础训练刚刚开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哭鼻子了,不少孩子还闹着要回家。
年龄大点的孩子可以做思想工作,五六岁、七八岁的孩子也只能以哄为主。她亲切地对孩子们说:练功就是要练出超越常人的东西,比如,你的腿一定要比普通人踢得高,劈叉一定要比普通人劈得直,否则就不叫艺术了。艺术本身就是和苦和难联系在一起的,吃不得苦、经不得难,也就搞不成艺术。
渐渐的,孩子们的思想稳定了下来,常常是一边哭一边练。有时候,她劝孩子们歇会儿,孩子们则用她常说的话回答:练功得趁小哇,大了想练也练不成了。
除了要求苦练,作为老师的孙力力特别注重因人施教,适合练什么就练什么,她说,孩子们练自己感兴趣和最适合自己的,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孙力力的培养模式,过去一个演员拿下一个节目需要三四年,现在一年就可以练好,并且一个人最少可练三四个节目。
为了提高杂技的观赏性,孙力力一反单纯练杂技的老路子,把舞蹈、武术、音乐、戏曲、表演等因素也融汇了进来,甚至还让孩子们上化妆课。
孙力力还特别鼓励学员们的二度创作,让杂技节目具有天人合一的美感,让个体的生命体验在杂技这一艺术瑰宝中激情演绎。
在教学过程中,孙力力呕心沥血,在关照孩子日常生活上,更是体贴入微、如同母亲。有一年“六一”前夕,春夏衣服换季,孙力力花掉自己1000多块钱,为60多个孩子买了小背心、小裤衩和小裙子,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学校的第一个冬天,燃料严重不足,孙力力怕孩子们冷,又为每位孩子买了一件军大衣。孩子们此时背地里已改口称孙老师为“孙妈”。
孙力力最怕孩子们生病。因为学校地处郊外,附近连一所医院都没有。这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一个6岁的孩子肚子疼得满床打滚,她抱起这个孩子就走。那时,这一带都是土路,偶有货运车辆经过,又不肯停下。孙力力急了,索性坐在土路中间拦车。后来,一位好心的司机直接把孙力力和孩子送到了医院。医生说:“这孩子患的是肠梗阻,幸亏送来及时,否则再晚送来40分钟就没命了。”
为了这群孩子,1995年整整一年,孙力力没回一次家,她的汗水和心血也换来了骄人的成绩。
2003年初,中国杂技团的《转架软钢丝》节目一举夺得第二十四届法国明日杂技节少儿组第一名,并以超出成人组第一名41分的成绩获得本届杂技节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这时候,中国杂技团全团上下心底里藏着的那把火也猛地燃烧起来了:向“金小丑”冲击的时候到了!
零的突破 勇夺第一枚金小丑奖
冲击蒙特卡洛国际金小丑大奖,是中国杂技团几代人的梦想。夺取这个国际杂技的最高奖项,也成为孙力力为祖国杂技事业增添光彩的崇高责任,为此,她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带领构思创造了《十三人顶碗》的方案。团里抽调了最优秀的演员,成立了最好的组合,开始了长达十个月的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孙力力更是整天和大家一起奋战在训练厅,创造着、攻克着一个个新奇的高难动作“大穿桥”“偷梁换柱”“站四节”“五个单臂举单手顶连接”“四对双举顶对抛接”等等。
在训练场上,孙力力对每个动作有着近乎苛刻的完美追求。而背后,为演员和学生的伤痛,她不知默默流了多少眼泪。
中途她们又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曲折和痛苦。在赛场上,孙力力带领全体参赛演员和学生,将一个个抛接、翻越、升腾、托举、柔美表演得淋漓尽致,惊险得令人紧张,新奇得令人瞠目结舌,变换得令人目不暇接。整个节目高潮迭起,一气呵成,没有一点失误,全场沸腾了,就连摩纳哥的王室成员都激动地站起向全体演员致意!这是马戏节创办30年来,摩纳哥王室的全体成员,第二次为一个节目起立鼓掌!孙力力带领演员终于为祖国夺得了这枚来之不易的金小丑奖!
在欢乐的海洋中,孙力力流下了热泪。在一片沸腾中,她的泪水是这样的晶莹,这样的滚烫!演员们情不自禁地把孙力力高高抛起,一声声地叫着:“孙妈!孙妈!”
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中国杂技团曾征服国际评委和观众获得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的《俏花旦——集体空竹》节目,又得到了全国电视观众的高度评价,荣获戏曲曲艺及其他类节目一等奖。这一切的一切,孙力力都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成绩斐然 有革新意义的第三尊“金小丑”
成绩给中杂带来了无数的鲜花、掌声。面对这些,孙力力却在深深思考:怎样使中国杂技团的整体艺术水平向新的高度迈进。班子会上、艺术研讨会上,她一次次激动地说:“我们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都认为我们这也行,那也好,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就是最大的危险。杂技艺术竞争这样激烈,稍一停顿,就会被淘汰,我们千万不能盲目乐观!”
很快,孙力力又研创出了新的杂技节目《协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协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节目巧妙地借用了钢琴和芭蕾两种艺术元素作为节目的包装素材,将芭蕾舞蹈的步伐融入到顶功倒立着的双脚之上,找到了两种艺术的契合点,在节目中,芭蕾舞姿与顶功技艺浑然天成、不露刻板,将节目的艺术品质提升至了全新的高度。五个演员宛若钢琴曲中的符号精灵,他们在美妙的钢琴曲中翩翩起舞,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中变换展示着自己的绝技,在梦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时空穿梭中追寻着自己的艺术之梦。
“节目在保持了杂技节目固有的高难技术动作的行业特性基础上,巧妙融入了芭蕾与钢琴等舞蹈与音乐元素,再辅以演员们娴熟大气的表演,让节目整体呈现出了脱俗的高雅品质。”孙力力自豪地说。
经过艰苦的练习,这个节目再一次在世人面前惊艳亮相。
节目先后荣获了第9届全国杂技比赛金奖和第35届法国明日国际杂技比赛金奖,随后参加了素有世界杂技奥斯卡之称的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艺术节比赛,并又一次荣获了金小丑奖,并受到了评委的高度赞扬。
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评委会主席乌兹·皮尔茨,以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唯一健在的创始人之一兼新闻官阿兰·弗海,均认为《协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节目是杂技艺术作品中难得一见的高雅作品。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艺术节资深主持人评价说,艺术节对中国杂技节目的风格非常熟悉,但是这次中国杂技团的节目非常高雅,而且没有脱离杂技艺术的本体属性,给艺术节带来了惊喜。比利时杂技马戏评论家罗兰·沃米勒,说这个节目是中国杂技艺术中富有革命性意义的作品。
2015年2月,在该节目参赛结束刚刚回国之际,就接到了国内商业演出的邀请,并创造了单场节目演出费28万元的市场交易价格记录。
此外,在摩纳哥艺术节举行期间,《协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收到了多国演出商的合作意向邀请,分别在德国斯图加特、海尔布隆,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国家和城市参加了百余场圣诞新年马戏演出,2016年3月,《协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受到瑞士科尼马戏团邀请,将再赴欧洲进行为期9个月的巡回演出,成为了中国杂技团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完美统一的又一个经典作品。
孙力力独白:
杂技
是我生命的全部
我在这些“金小丑”获奖节目的创作过程中,除了参与本体技术的研发工作之外,还肩负着节目整体的组织筹备及训练工作,这些日常工作在他人看来大多繁重、辛苦、枯燥,而我却乐在其中,特别是在经历了赛事的紧张过程之后大获丰收的那一刻,感觉是对所有付出的最好回报!
这么多年来,我对亲人的亏欠实在太多了。早在2002年,我远在东北的老母亲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来,腰、腿几处骨折,伤势严重。但当时学校有出国演出任务,我一直强忍泪水工作,直到出国的那些孩子安全登机,我才急急忙忙地赶回老家。然而,我在母亲身边只待了两天,就只能又含泪回到了单位。
2004年,我的老母亲与婆婆先后患上脑梗死,生活上均不能自理。在此情况下,我无法分身,只好为两位老人每人雇了2名保姆,代为照顾,我感觉自己十分不孝……
另一方面,我带领的演员,却在世界杂技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在主抓教学、演出的20多年里,我率领中国杂技团的演员团队几乎拿遍了世界所有大奖,中国杂技团终于站在了世界杂技之巅。2004年,《十三人顶碗》节目捧回了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最高奖“金小丑奖”;2005年,《俏花旦——集体空竹》在法国明日国际杂技节比赛中荣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由我创排的《中华魂》《中国杂技第一课》《杂技魅影》等多台杂技主题晚会,也成为中国杂技的经典之作。
杂技就是我生命的全部。在杂技的舞台上,我和我的学生们缔造了最辉煌的一幕,为国家争了光,也为我们的人生画上了精彩的一笔,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因为杂技已融入了我们的生命。
□本报记者 余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