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走上了教育岗位,1985年6月份的一天,我接到通知,要我去镇中心学校参与中转预选试题的刻印工作,时间是三天。为了保密,吃住都在中心学校的两间办公室里,我们一共五个人。
因为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一起来的五个人中唯我年轻,对刻版印刷还不是很内行,之所以领导调我来,大概是因为我的字写得好一些,刻出的蜡版比较耐看。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印刷设备,完全是人工用蜡纸在钢板上用铁笔刻好,然后用油墨辊子在印刷机上一张张的印刷。刻版和印刷是很有技巧的活,刻版要讲究用力适度,否则刻出的蜡版就印不出规定的张数;如果油墨调的不合适,就会影响印刷的质量。而且,这又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中转预选考试。
因为我第一次接这样的“重”活,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从外校调过来的素不相识的冯老师(右),为人谦和,论起来又是我的长辈。他看出了我的踌躇,于是主动给我介绍刻版的技巧和印刷的一些经验,并且很耐心地给我示范,打消了我的顾虑。我负责刻印语文试题,但是,在刻版的时候,还是出现铁笔把蜡纸戳破的现象,换了好几张蜡纸都不能解决,我心里很急躁。于是请教冯老师,他一看,告诉我因为新铁笔笔尖儿太尖,用力又不平稳而导致。于是,他把自己从学校带来的那支铁笔给我用,这样就轻松地解决了困扰我的问题。
印刷的时候,为了保证将刻好的一张蜡纸印出600份的试卷,冯老师主动拿着油墨辊子担当起印刷的任务,让我坐在一旁翻纸,他的手上沾满了油墨不说,站着印刷完一份试题累得腰酸背疼,但是他丝毫不在乎,看到印出的试卷没有问题就高兴得不得了。
冯老师不仅在刻版印刷上给我指导和帮助,工作之余的晚上,他和我讲怎样备课、怎样管理学生,怎样多读书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步伐。这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儿的忠告,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期盼。我认真地聆听着他的每一句话,深深地记在心里。
后来回到学校,听熟悉冯老师的人讲。冯老师上学时就很聪明,因为成分不好没有上大学。恢复高考制度后,他考进了一所师范学校,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据说,那时,经他辅导考入大学的学生特别多,足见冯老师知识的功底。当了教师的冯老师,不仅爱护学生,而且工作任劳任怨,老师生病了,他主动代课,老师们没有写好的教案,他主动帮助完成,而且从不计较,是一个真正的热心人。
那次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和冯老师在操场上照了一张合影作为纪念。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把冯老师当作自己教学路上的导师、恩师!
□冯天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