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大家更熟悉的那个泰山是迪士尼的黄皮肤动画版,华纳这次的姿态做足到让这个故事更加的成人向——不仅是泰山回到伦敦结婚有了孩子,而是这个从一开始就带着野蛮世界需要被文明世界所驯服的“白人故事”更符合当下的潮流——让我们回归吧,回到文明最初的状态,回到不同文明没有被同化的状态,回到那个世界大同的理想社会里。
这种态度在电影里表现得相当明显:从电影色彩的选择上,伦敦是冰冷灰暗的色调,而进入非洲之后,不仅一切变得鲜艳明亮,连夜景你也会发现导演拍得十分温柔。
虽然文明遇上野蛮,共同抗击另一个文明是《泰山归来》的故事核心,不过光凭这点想要吸引如今的观众安分地坐在影厅并不切实际。显然一具紧致的腱子肉在丛林里飘荡要比“万年老梗”更富想象空间,于是大卫·叶茨用整个瑞典最美好的肉体实现了观众们的想象,甚至有人说,当泰山露出人鱼线的那一刹那,这个故事对其的意义就到此为止。
除了泰山这颗荡着藤条的“荷尔蒙”,这部重新演绎的电影还在积极地向泰山最经典的故事致敬。主要人物均是原作中已经出现的,那么就用昏黄色的闪回再讲述一遍泰山如何被猿人抚养大,又如何爱上了探险家的女儿珍妮。如果把《泰山归来》当做一篇散文来看,这些段落自然都是“闲笔不闲”。除了再完整一些故事,这些散发着黄色柔光的回忆段落自然讲明了为何泰山爱这片丛林爱得深沉,影片中和他猩猩兄弟的战斗,以及见到大象等等段落也就更显得情感层次格外丰富。
在把故事选择改编到这样的一个程度之上,这个新旧融合的泰山故事自然能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你可以把它看做丛林里的超级英雄,也可以单纯当做一颗视觉糖果。
在华纳近来偏爱的这种庞大叙事下,《泰山归来》自然显得粗糙中见细腻,导演大卫·叶茨在拍过四部《哈利·波特》之后显然爱上了这种表达手法,乃至到最后,当泰山的妻子简在非洲土著的簇拥下给予了一个新生命之后,我们自然会知道,电影还会有续集,也许在续集里,这位丛林里的“老司机”会带着这群黑人们走过两次世界大战,一举冲垮万恶的殖民主义,看到非洲大地上成立54个国家。想必故事讲到那个时候为止,泰山这个经典IP的意义,也就不止于一个简单的文明与野蛮二元对立的故事了。(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