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漂”姥姥
我那平凡的母亲
80年代的 文艺青年
菜勺里的师爱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漂”姥姥

 

我的姥姥出生在河北省新城县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家底很是殷实。但在战乱时期,任何安定都是暂时的。在日本兵、国民党的轮番袭扰下,这个曾经的小康之家逐渐破败了。解放以后,姥姥家接受了土地改革,虽然不复“富农”的身份,但总算勉强温饱。1958年,因为大炼钢铁,农村遭遇了饥荒,23岁的姥姥收拾了简单的几件衣服,卷起铺盖,动身前往北京,成为了最早一代的“北漂”。

从来没有走出过村子的姥姥初到北京,两眼一抹黑。那时候的农村,还在用煤油灯,面对着绚丽的北京城,姥姥觉得到了天堂一般。下火车到永定门,看到新抹的洋灰墙,上边有麻渣效果,同行的伙伴惊叫道:“快看,城里人用芝麻抹墙!这得多少芝麻啊?”姥姥貌似见过世面,鄙夷地说:“这北京有的是钱,你管人家!”坐铛铛车时,看到吊环扶手,同伴又惊呼:“怎么这车的辫子上还拴着镯子啊?也不怕被人偷。”姥姥又对同伴的大惊小怪表示不屑:“废话,肯定有人看着,要不早丢了。”

临行时,姥姥身上只带了五块钱,这是家中仅有的积蓄。买车票还花去了八毛钱,为了省钱,姥姥与伙伴们晚上只好打地铺,露宿街头。幸好是夏天,晚上还算暖和,就是蚊子太多,但住惯了乡下的姥姥和伙伴们还是睡得很安稳。白天姥姥在北京城里四处乱逛,打听招工的消息,一天三趟地往劳动局跑,询问分厂子的事。一日三餐,姥姥只吃西红柿,便宜却能解渴解饿。

来到北京将近半个月姥姥也没找到工作,正当她想收拾东西回去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一天夜里,姥姥正在闲逛,突然看到前面排大队,队伍中还有个同村的人大声招呼:“快来!快来!分工厂了!”姥姥喜出望外,急忙跑过去。在确认了身份、户口之后,姥姥被暂时安排到了老墙根的铁工厂。对于姥姥来说每天住宿舍、吃食堂的生活简直太美了。由于是临时安顿,姥姥的工作量并不大,只是帮着擦擦铁器,但却顿顿管饱。我实在难以想象如今的年过八旬、身材矮小的姥姥那时一顿饭能吃两大碗白米饭,还有一碟咸菜。后来厂家看这帮新来的“乡下佬”太能吃,就把咸菜停了,姥姥倒几滴酱油依然吃得很香。

过了几天,姥姥发现身边的工友越来越少。一打听,原来不知是哪里的消息,说所有的工人都要去挖煤,把大家都吓跑了。姥姥心里也直打鼓,但见识了北京的好处后,姥姥打定心思一定要留下,即使挖煤也要在北京。终于,谣言不攻自破,分配工厂的结果也下来了。最终,姥姥由于说过自己会缝缝补补,据此“特长”被分配到了魏染胡同制针厂。

就这样,姥姥在北京安顿了下来,她所在的制针厂后来被北京缝纫机厂合并,姥姥摇身一变成为了北京当时“最大”工厂的一员。

姥姥凭借着一股闯劲的“北漂”经历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使得整个家族的发展出现了转折。直到今日,谈起年轻时的经历,姥姥的眼神还会闪耀自豪的光芒。

□李嘉巽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