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瞻仰共产主义运动先驱
领略血沃中华的 浩然正气
感悟红色经典的绝世之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略血沃中华的 浩然正气

马骏烈士墓
 

从日坛公园西门进入,向北走不远就能看到马骏烈士墓的指示牌,旁边还立着一个写有“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石碑。再往北走一点,就看到了醒目的马骏烈士的铜像。铜像前左右两侧都种有高而密的大树,马骏烈士的眼神向右前方看去,在树木的掩映下显得很幽静、深邃、意志坚定。

记者到访这天,铜像下方还放着两束盛开着的鲜花,猜想应该是刚刚有人来祭奠过。铜像的后边安放着马骏烈士的墓,白色的墓碑上有邓颖超的题字“回族烈士马骏之墓”。

再向后走,几间中国传统样式的房子印入眼帘,这就是马骏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里详细的介绍了马骏的生平事迹,还陈列了他写的亲笔信、从事革命运动用过的笛子,还有他到北京与秘密党员接头时用的捻珠。

马骏又名马天安,是著名的回族革命烈士,是五四运动时期津京地区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他还是东北地区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同学和亲密战友。马骏在20岁那年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同周恩来、邓颖超一起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二十一条”的爱国活动。

1919年,全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爱国斗争中,马骏始终战斗在最前列。他曾任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全国学联执委,同周恩来等一起创办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成立了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进步团体之一——觉悟社。

经过五四运动革命风暴的洗礼,马骏思想日渐成熟。1920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受党派遣,马骏赴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以在中学任教为掩护,在师生中热情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在学生中发展党、团员。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范围内疯狂屠杀和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当年4月28日,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人李大钊等20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北京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这年夏天,受党的指示,马骏先到武汉,后经上海、天津抵达北京,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临危受命就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在他和其他领导的努力下,北京党组织很快得以恢复。

然而,正当他全力以赴开展工作时,却在当年12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敌人许以高官厚禄,他却说:“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搞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在狱中,他威武不屈,受尽酷刑。1928年2月15日英勇就义,年仅33岁。回族民众冒着生命危险,把他安葬在北京朝阳门外南下坡,今日坛公园内。

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马俊烈士墓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接待过全市众多的中小学生前来祭扫。在祭扫活动仪式上,学生重温民族英雄马骏的事迹,并向烈士敬献花圈。听了英雄事迹之后,学生都很受感动。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