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早上8点50分,因为是周日,位于东城区的五四大街上并没有太多的行人和车辆。在这条大街上,鳞次栉比地建有不少店铺。而坐落其中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却因其特殊的身份和承载的厚重历史,而显得与众不同。
9点,纪念馆敞开大门。门口处的一块牌匾——北京大学红楼,向参观者表明着这栋建筑特殊的身份。这里原为国立北京大学校舍,1918年建成时为学校文科、校部及图书馆所在地。建筑呈工字型,砖木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通体用红砖砌筑,故名“红楼”。
时空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虽是刚刚踏进这个朴素却庄重的建筑,却仿佛穿越到另一个年代,和当时的人产生着交集。走进“红楼”,蔡元培先生的雕像首先进入眼帘。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校方针,对北大进行改革,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走在“红楼”中,不管是做响的地板,还是木质的门窗,甚至是屋顶上悬挂的灯具,都能让人忘记楼外的繁华。虽然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却依旧书香气十足。
据考证,1918年在北大任教的张申府就曾在此工作。李大钊组织学生在此勤工俭学,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整理图书、翻译、编目、打印卡片等。
提到新文化运动,必须要说到其中的代表人物李大钊。1918年1月到1922年12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红楼建成后,他便在此办公。通过一系列整顿和改革,使北大图书馆从旧式藏书楼转化为现代大学图书馆。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系统地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鲁迅也在“红楼”留下自己的足迹。对于这个历史人物,在不少人的学生时代语文课本中,通过一篇篇经典之作,早已对他充满崇拜并将他视为师长。时光穿梭,在1920年8月,当时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鲁迅以他渊博的学识和精辟的分析,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听课的同学,教室常常爆满。
在新潮杂志社的这间展室中,虽然只有几张桌椅,但墙边竖立的旗帜,桌上摆放的标语,却发出着强大的无声力量。1918年底,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等发起成立新潮社,创办的《新潮》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刊物。
据了解,五四前夕,以新潮社社员为首的北大学生,在这里只做了3000多面旗帜、标语等。罗家伦在此起草《北京全体学界通告》,这也成为五四当天唯一的印刷品。
走过一间间展室后,时光仿佛又回到现在。浏览置于楼门口处的留言簿,参观者写下的感受,字里行间更透着一股蕴含知识文化的力量。
□本报记者 盛丽 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