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亲情苦瓜
山窝窝儿里的诵读声
“懂球帝” 遇上“伪球迷”
党恩不能忘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6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恩不能忘

 

“党恩大于天”,我爷爷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爷爷那辈人对党有着深厚的情感,如果没有党,就推不翻“三座大山”,就没有农村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农民就不能翻身当家做主人。

农闲时,爷爷衔着旱烟杆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那时我还年幼,对爷爷讲的往事一知半解。长大后,每每忆及爷爷的话才体悟到其中的特殊意义。

我们家上溯八辈都是农民,到了爷爷那一代仍然没有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爷爷是家中长子,没上过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下地劳动,随着我的曾祖父风里来雨里去,没日没夜地扑在田地里,但生活依然过得很凄惶,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爷爷回忆说:“有时半夜醒来,总看见母亲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给别人纳鞋底,做衣服。即便如此我们家总还是半年糠菜半年粮地在半饥半饱中艰苦度日。”我想爷爷童年时只要有粗糠野菜也就算满足了,和现在的生活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到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那一年爷爷20多岁,他志愿参加了担架队,往前线挑粮食,往后线运伤员。那年冬天,特别寒冷,爷爷所属的担架队接到一个向后方运送伤员的任务,爷爷和担架队员们抬着伤员一夜走了120多里,回到驻地时,每个人都像老人一样,须眉皆白,麻鞋与脚冻在一起脱不下来。他和队员们顾不上寒冷和劳累,立刻做饭给伤员吃。虽然非常辛苦,但爷爷却为能够为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倍感自豪。

解放以后,爷爷回到了村里,分到了六亩地,没有了地主的压迫,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愈加高涨。因为爷爷在担架队里立过功,村里的乡亲们选爷爷当生产队长。

从那以后,爷爷带领全村的乡亲一心扑在庄稼上,第一年就取得大丰收,除了上交公粮外,还富余了很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从此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爷爷说,“那都是党给咱们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没有党哪有咱们现在的好生活啊。”

2005年,国家开始取消农业税,爷爷更加喜不可抑,那一年他已经80多岁了,却像个孩子一样满村转悠,逢人便向大家宣传党的新政策。

“党的恩情不能忘啊。”爷爷今年90多岁了,但依然身体硬朗。他常告诫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本,不能忘了这一切都是党给我们的。”

□祝宝玉 文/图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