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追踪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科技创新支持 城市副中心建设
大兴今年将清退 3000家“散乱污”企业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科委:
以科技创新支持 城市副中心建设

 

通州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3家,国际种业科技园升级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家集聚地……“十二五”期间,在市科委的支持下,城市副中心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跃升期。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要将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吸引技术、人才、资本、成果、服务等高端创新要素聚集,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形成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引导

引导创新要素向副中心辐射和聚集

科技创新智库为副中心提供智力支持

清华大学“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委支持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智库。该实验室利用自身在区域空间规划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2016年4月,该实验室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咨询工作,初步完成了以“两河之城·珠联璧合”为概念的城市设计成果。

市科委副主任武建民介绍,依托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关村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北京地区科技创新智库、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专家库等,为城市副中心规划编制和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本市还将拓宽创新型人才引进渠道,依托重大项目、创新平台、产业联盟、创业基地等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促进人才、技术和项目在城市副中心落地,逐步成长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创新创业团队。引导创新人才流向城市副中心的特色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经济实体,实现科技人才的重点聚集和优化配置。鼓励和支持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人才在城市副中心创办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采取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方式,促进经认定的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在城市副中心示范应用。鼓励和支持城市副中心的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承担国家和本市的重大科技专项、科技计划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在城市副中心布局和配置,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支持

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传统手工艺牵手新科技实现新增长

一个个极具特色的京剧人物、神话仙女、少数民族娃娃,仿佛带人穿越回了古代中国,这不是真人秀,而是北京市科委支持的一家设计企业的创意产品展示厅。李鸣和唐艳这对夫妇就是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北京唐人坊从事中国人偶创意、设计、生产及销售,将科技、文化、设计三者集合。目前已研发出京剧系列、四大美女系列、红楼十二钗系列、大唐系列等十二大系列四百多个品种,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科技与文化设计结合是助力传统设计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科技服务业新的强力增长点。北京市科委支持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城市副中心进行科技与设计结合的探索,助力城市副中心“设计之都”建设。在北京市科委的协调下,唐人坊对接3D技术企业,探索出一套3D打印与原生态手作相结合的人偶技术,将传统手工艺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研发的真人定制人偶成为传统礼品市场的新宠,年销售额以30%的速度递增。

武建民介绍,为推动“设计之都”通州示范园区建设,将在城市副中心培育一批代表“北京设计”水平的设计创新中心,汇聚国内外高端设计、创意资源,吸引国际一流设计组织、跨国公司和境外著名设计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设立设计中心或分支机构。支持运河文化等传统文化传承与应用创新,运用现代设计、科技方法对传统文化工艺进行提升,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项目。

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市科委把城市副中心作为重点区域,支持城市副中心的工业大院进行调整升级,支持生物医药、科技农业、信息技术、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提高创新发展水平,培育高端产业和新兴业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孵育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城市副中心形成若干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特色鲜明的高端产业集群。

促进

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宣武医院与潞河医院共建实验室

目前,宣武医院与潞河医院联合共建了“低氧适应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将本市优质医疗资源引入副中心,为潞河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当前,城市副中心的整体医疗水平与市区还存在一定差距,作为城市副中心的重要配套条件,提升医疗水平势在必行。市科委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技术交流平台,形成了以宣武医院等为代表的三甲医院向城市副中心医院在医疗技术水平方面优势资源的输出。通过实验室的共建发展,已为潞河医院培养了一批包括神经介入和神经科学研究方面优秀人才。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起,依托市科委“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工作”的重大研究成果,以通州区潞河医院为区域医疗中心,选取发病率高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脊椎和骨关节病四类慢性疾病的科研成果在城市副中心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推广,目前已推广至城市副中心18家社区卫生机构,近400余名基层医护工作者熟悉并掌握了推广工作内容,应用病例达4200余例,建立了全区实时通讯网络,带动整个城市副中心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城市副中心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保障。

武建民介绍,通过推广应用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支持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联合承担“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创新医药品种临床前研究和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建设等任务,构建临床研究公共平台及临床研究示范网络,促进医疗科技资源共享,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研究推广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的重大疾病防治技术。

□本报记者 孙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