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西安纪行
相遇美丽的外滩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安纪行

 

坐高铁去了趟西安,回来总想写点儿什么,开了好几回头,都不得要领,只好放下去干别的。有一天翻看在西安拍的照片,心里动了一下,有几张照片是夜里拍的,背景是古城墙,心里隐隐地有了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西安真是座古城,那次一到那儿好像也有这样的感觉,仿佛走进了历史。你看,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大雁塔,还有钟楼,还有华清池还有兵马俑……真像是给这座城市,乃至整个陕西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历史和文化的外衣。

到西安,自然会想起陕西的作家,比如陈忠实,比如贾平凹,还有路遥《平凡的世界》……他们的作品都带着一股浓厚的,只有他们才会有的那种蕴味儿,我读他们的作品常有余音绕梁之感。

从西安北站到城里,路过一个街口,右首边儿上伫立着一块蓝色警示牌:此处不准泊车。一个“泊”字,透着陕西人厚重的文化底蕴。想想,倘若用了“停”字,则显得没了意蕴,仿佛一碗泡呋囔了的biang biang面,软趴趴,咬不出筋道劲儿来。

晚上,陕西的朋友接风,我把路上所见说给他们听,他们只是笑,笑中带着一股只有西北人才有的那种自豪和满足。

陕西人说话大都带点儿古意,比如洗衣,他们叫“浣纱捶布”,既典雅又形象,浣纱,《说文》里早有释义:濯衣垢也。词牌里把浣纱嵌进一个“溪”字,——浣溪纱,透着一股清流般的韵味儿。而那捶布,则直勾勾地告诉你他们洗衣是用棒槌捶。其实不光陕西,我在河南信阳,安徽合肥以及其他好多地方都见过洗衣服用棒槌的,据说用棒槌洗得干净,但就一点,容易把扣子砸坏,所以过去的衣服多用布扣。

和陕西人接触稍多,发现那里的年轻人如今也全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方言的,大都上了些年纪。

偶尔,在古城墙边儿,还能看见几个老人,喝着茶,听着半导体里的秦腔,呆呆地晒着老阳儿。那些年轻人和如今在北上广闯荡打拼的孩子们一样,说普通话,吃麦当劳,发微信,上QQ,看中国好声音……

按照退化论的原理,方言走向式微的同时,那些以它为载体的地域文化也会随之一同走向消亡。

问过一个年轻人:喜不喜欢秦腔?他一笑,然后摇头。

再问一位老者,缘何不改乡音?他的回答倒也干脆,说他从小就是听秦腔说方言吃油泼辣子biang biang面长大的,秦腔、方言和油泼辣子biang biang面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分不开也扯不断,无论走到哪儿,只要一听到那高亢的调子就会让他想起家,想起自己的根在哪里。他说“乡音无改鬓毛衰”,是他和他们那一代人守住一方文化的荣耀……

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方言,其本身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秦腔秦腔,以秦为腔,没有了“秦”,哪来的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实,仔细想想真是这样,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惯,比如各地的三大怪,在东北就是: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十八岁的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到了河南则是:有凳不坐蹲起来,有酒不喝吵起来,有衣不穿披起来。

到了青海,又是:房顶能赛跑,山上不长草,姑娘不洗澡。

在西安听说陕西有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这些怪,说白了,既是风俗,又是文化。

文化,包罗万象,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婚丧嫁娶,鼎食钟鸣,无所不包。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就是“人文教化”,“文”是基础,是工具,有了“文”,才会有“化”。所以,要想留下那“化”,千万别丢了“文”。

其实,陕西话挺好听的。

秦腔也不错。

1、西安气候比南方干燥许多,在西安旅游要注意多喝水、做好皮肤的保湿。夏季去西安要做好防晒工作,中午前后太阳暴晒,气候炎热,还偶有暴雨。

2、在西安尽量坐公交出行,安全方便。公交车的服务还是很不错的,售票员会主动询问你去哪里,然后告诉你怎么走。

3、在西安可听一听秦腔。秦腔又称“乱弹”,是陕西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也是我国民族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声腔艺术。

□乔健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