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块西瓜被刻成带边纹的莲蓬底座,站于西瓜底座上的,是一个通体金黄的弥勒佛,大而厚的耳朵直垂到肩,圆鼓鼓的肚子充满喜感,憨厚的笑容让人忍俊不禁……在丰台方庄地区餐饮行业第七届技能竞赛上,记者看到了这幅用南瓜雕刻成的弥勒佛,获得了竞赛的“最佳创意奖”,那娇憨的形态、笑容,让记者心情都为之大好,它出自金鼎轩亚运村店厨师巩永波之手。
今年38岁的巩永波是陕西商洛人,他来金鼎轩已整整18年,刚来时他从厨工做起,到目前已做到了厨房部主管,他平时主要负责制作凉菜。他的拿手凉菜,常常获得顾客的好评。除了制作凉菜,巩永波还有一个业余爱好受到了大家的好评——雕刻。
巩永波从小就喜欢画画。参加工作后,他把画画的爱好发展到了雕刻,一小块木头、一根胡萝卜、一个南瓜等都是他雕刻的材料。他常常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一雕刻就是几个小时,最开始雕刻各种飞禽走兽。后来,他就学着雕刻人物。
“在休息时间我常去五台山做义工,所以跟佛有缘,看到佛像的时候,我就莫名的兴奋。在庙里做义工时,我常常观察佛的表情,像弥勒佛是憨笑,观音是慈祥、端庄的神态,而达摩则是专注严肃的神情,他们的神态动作渐渐地都在我心里扎了根。一有时间,我就学着雕刻佛像。”
巩永波说,佛像的脸部是最难雕刻的,也是花时间最长的。“在‘开脸’时,先找准鼻子,刻五官……这时候我心里完全是平静如水的状态;最难刻的是眼睛,为了让佛的眼神柔和些,跟人有交流的感觉,我在雕刻时,将佛的眼神下倾45度,这样人抬头就可以迎合上佛的眼神。一刀刀中,常常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巩永波在雕刻佛像时,常常随着所雕刻的佛像或兴奋、或严肃、或沉思,“雕刻的时候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你雕刻的佛像在笑,你心里就仿佛笑开了花儿;你雕刻的佛像特别专注,你也就沉浸在了凝神专注的世界里;你雕刻的佛像慈眉善目,你的世界也仿佛充满了柔和的光芒,这真是一个神奇的状态。”
巩永波最喜欢雕刻的是弥勒佛,“感觉弥勒佛真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古今可笑之人’,他那憨厚的笑容,慈祥的面容,能让人忘记世界一切烦恼。”
除了用蔬菜水果作为雕刻对象,巩永波闲暇还会以各种质材的木头作为雕刻对象,他雕刻的佛像手串深受身边朋友的喜欢,而且每个佛像的表情都栩栩如生,且各不相同。
“这是我最爱好的事情,一专注就是几个小时,感觉能把工作上的压力和烦恼都消除了。以后,我希望自己能把佛像雕刻得更好。” 巩永波感慨地说。
□本报记者 余翠平/文 周世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