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考没有失败者
童年的端午
回忆中的高考季
粽香中的父爱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年的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曾几何时,只要一想起这首端午民谣,我的心便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柔软,思绪里满满当当飘浮的都是年幼时那些关于端午节的美好记忆。

小时候家里穷,我们对生活最美好的希冀都寄托于一个个节日的来临。端午节是民俗大节,在大人的眼中还是比较重要的。每年端午节这一天,母亲都会早早地煮了原先晒干的粽叶,随后置于木盆中,并用清水小心地泡着。再淘了糯米,由着糯米在潮湿的水里浸泡松软。忙完了这些,母亲才会安心地吃早餐。

等我们睡醒,惊喜地蹲在木盆边,闻着那股粽叶的清香,感觉满足无比。这时候,母亲会极力催促我们快吃早餐快上学,并向我们保证当天就让我们吃到香喷喷的粽子。

但那天上课是心不在焉的,仿佛隔着老远的路,家中大锅里那粽子的香味也能随着蒸汽上升,随后在空气里弥漫开来,能一直飘到学校,飘进我们嗅觉灵敏的鼻子里。熬到下课铃响,我们便打冲锋一般跑回了家。

远远地,就能看见大门的门框上已经插着几条长长的艾草和菖蒲。这两样东西在我们小河边的荒滩上到处都是,据说有避邪和防蚊虫的功效,所以,一到端午节,几乎家家门口都悬挂着这两样东西。母亲常笑着说,这是“宝剑利刃”,有了它们,任何“牛鬼蛇神”都进不了屋。

我们不关心“牛鬼蛇神”,惦记的唯有那一锅粽子。急急地冲到灶前,掀开锅盖,只见在那热浪翻滚的水中,除了粽子,还有一只只浅绿色的鸭蛋蛰伏其中。我们拍着手欢呼,随后拿出前几天便已织就的网线兜,还有一个用铅丝敲就的小扒子,站在锅边,只等着母亲一声招呼,便开始我们的端午盛宴。

粽子熟了,咸鸭蛋也熟了,母亲把它们捞出来,开始念叨着平分:哥哥五个鸭蛋,妹妹五个鸭蛋……但哥哥一向比我节俭,他会把四个鸭蛋悄悄地放在枕边,随后在剩下的那个上面敲一个小孔,用扒子轻轻地扒出一块块“肉”来。

我经不起诱惑,通常是一口气就把五个鸭蛋全装进了肚子。其余的时间,便是哭着看大哥拿出存货炫耀,再涎着脸地对他说尽好话。

母亲每每在这个时候都是对我又好气又好笑,不忍心了,便会悄悄地再塞给我一个。我把那个额外的鸭蛋也悄悄地放在枕边,盼望着到了晚上,看着它,做一个美美的梦。

在这种纠葛中,端午节这一天便飞快地过去了。倒是母亲包的那一大锅粽子,蘸着白糖,能持续吃上好几天。

待到粽子吃完,便是开始巴望明年端午节的时候了。

□管洪芬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