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追踪
3上一版  下一版4
 
80后鲁菜“大师傅”收90后徒弟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用科技促转型惠民生
一张照片让联大教师成“网红”
百米长卷绘制“童心向太阳”
调结构 转方式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用科技促转型惠民生
“十二五”时期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实现翻番
 

“十二五”以来,本市把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以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为目标,以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激发活力,科技创新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全市“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创新成果显著 从“跟跑”向“领跑”跨越

“十二五”时期,本市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生一批国际高水平重大创新成果,国家自主创新源头地位进一步凸显。比如,量子通信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高温铁基超导等一批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提升了北京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产生了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首款全闪存软件定义云存储系统,首次描绘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正在从“跟跑”向“领跑”跨越。

此外,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均实现翻番。北京地区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占比超过30%;1000余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件;中关村企业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还多。

去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达4.0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全市科技型企业累计超过36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数量继续居全国首位。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三大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增强自主创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过千

自2009年以来,本市围绕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形成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促进自主创新行动(2009-2012年)”、“‘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2011-2015年)”、“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发展脉络体系,并在探索和实践中,实现了发展动力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工作格局由“北京科技”向“首都科技”转变;工作重心由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本市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全面对接和服务,支撑国家重大创新任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5年底,北京地区累计承接10个民口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000余项。

着力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制定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发挥技术创新对“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关键支撑作用。其中包括,支持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和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北京正在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创新基地。

此外,强化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推动组建由19个中央部委和30余个市级相关部门参与的中关村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制定实施13项配套政策。率先实施国务院“1+6”、“新四条”等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其中10余项试点政策在全国推广。探索国有资本促进创新和园区管理运行模式,成立中关村发展集团,搭建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主体平台。围绕商事制度、药品审评审批、人才管理、金融创新等重点改革领域,与中央单位共同推动开展70余项改革举措,先行先试改革取得新突破。

围绕创新驱动 担当“五个责任”

据了解,本市将围绕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立足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定位,以全面创新改革为主线,切实担当好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创业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五个责任”。

将实施知识创新中心计划,打造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全力推动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建设;超前部署国际前沿领域攻关,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不断优化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环境,将北京打造成国家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全球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将实施技术创新跨越工程,构建国家创新驱动先行区。深入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建设一批高精尖产业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率先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新产业体系。

将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构筑协同创新开放共享新格局。优化创新格局,促进全市各区域精细化、差异化发展。建立“北京-津冀”有机衔接、互联互通的合作体系,打造区域协同创新中心。以“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为重点,服务国家创新发展。

将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建成全球创新创业首选地。积极推动中关村新一轮试点改革,打造制度创新升级版;调动和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国际人才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治理现代化。

□本报记者 盛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