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别让“网络排行榜”成为捞钱工具
“人墙”救人,点赞同时更需反思
惩治“老赖” 执行要给力
APP学习软件 关键看如何使用
“鸵鸟政策”
防范恶意程序侵害刻不容缓
治理“李鬼大学” 监管不能缺位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范恶意程序侵害刻不容缓

 

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17日联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显示,2015年我国感染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境内用户高达1.74亿,移动网络安全不容忽视。(5月19日新华网)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1.74亿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意味着每个手机用户都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受害者。消除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危害,拷问网络安全如何补救。报告显示,2015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累计通知302家应用商店、云盘、网盘或广告宣传网站等平台通报恶意APP事件1.7万余起,要求对通报的恶意APP进行下架,全年下架率达97.2%。

当务之急是如何打好防范恶意程序危害漏洞的补丁。一方面是打好法律补丁,通过立法形式,规范软件开发行业有序竞争,对于APP开发不能再放任自流,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范。一方面,打好技术补丁, 软硬件设计中无意造成的漏洞和有意安插的后门等对网络安全形成了潜在威胁,必须通过高科技运用技术不断升级版,来消除漏洞和后门,同时网络安全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的安全监管和对“恶意程序”的有效监控,堵塞各种漏洞。对于利用“恶意程序”实施犯罪的依法严厉打击。绝不能让“恶意程序”这个可怕的敌人危害公共网络安全。

□吴玲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