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别让“网络排行榜”成为捞钱工具
“人墙”救人,点赞同时更需反思
惩治“老赖” 执行要给力
APP学习软件 关键看如何使用
“鸵鸟政策”
防范恶意程序侵害刻不容缓
治理“李鬼大学” 监管不能缺位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APP学习软件 关键看如何使用

 

在温州读小学三年级的皮皮,因为学习需要,在妈妈黄女士的手机安装了5个APP学习软件。这些软件都是班上的老师推荐安装的。本来,黄女士觉得这种学习方式还挺好的,APP上的学习材料图文并茂,孩子做作业也专心了许多。可很快,她就觉得不对劲:皮皮对这些学习软件着迷了,为了刷排名甚至半夜爬起来做题。(5月19日 《钱江晚报》)

网络时代,APP软件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亦不能“幸免”,使用APP布置作业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此,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认识APP学习软件,其作为一种工具,是中性的,好坏利弊关键看人们如何使用它,运用得当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型APP风起云涌,必有其可取之处。APP布置作业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有益尝试。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学习型APP显然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过多使用手机有损眼睛健康,还会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性。有些孩子为了获得更高排名,专挑一些低年级的题目来做,或者重复做某一单元的题。诸多隐忧,让学习软件似乎由“助学的天使”变成了“坑学的妖魔”,让部分家长操碎了心。

因此,对学习型APP亦当趋利避害。一方面,教育部门可以与相关软件公司合作,对APP学习软件进行技术升级,让家长可以设置软件学习时长。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要合理引导。APP学习软件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不宜占用学生太长时间,教师布置作业应适量。家长也要多与孩子互动,亲子交流是任何“助学神器”都无法替代的,家长不能有了APP,就弱化了对孩子的监管。

□范佳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