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家风如灯 引我成长
太姥爷留下的家训
好家训伴我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姥爷留下的家训

何建红
丰台区长庚胡同18号丰台机务段职工
家训:
知书达礼
 

最早知道“知书达礼”这个词是在40年前,那时我就四、五岁的样子,常常听太姥爷跟我们念叨这句话:“做人要知书达礼,女孩们要会女红针线。”因为总听他念叨,慢慢耳濡目染它就成了我们的家训,在今后的做人做事上都无形的被它制约、规范着。虽然那时还听不懂其中的真正含义,但我们还是会被太姥爷一箱箱的线装书吸引。从小我们都喜欢围在他身边听他讲章回小说,小舅舅们痴迷于其中的三侠五义,而我对《封神演义》和《聊斋》更是又害怕又喜欢。我从小就对文字和书卷充满敬意,太姥爷就是我爱上阅读的最早启蒙老师。

八十岁的太姥爷是村子里的老文化人,念过私塾,识文断字,懂礼法、讲道理,谁家婚丧嫁娶、买房置地、分家立户都会请他老人家去坐镇。给布排布排礼法,写写契约,做做保人,是远近闻名的品格端正本分勤勉的老农民。在我的记忆中,他就像一把标尺,衡量着家人、街坊邻居做人的尺度,大家对他尊敬有加,他对我们小辈儿的成长影响也很长远。太姥爷一生很勤奋,年轻时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心高气傲,无论做人做事都很认真,口碑特别好,只生了我姑姥爷一个儿子,太姥姥过世的早,姑老爷有一只眼睛视力不是很好。尽管这样,说媳妇的还是很多,太姥爷在选择儿媳时特别注重女孩德行,必须得知书达礼。我姑姥姥读过女子学校,这在当时农村很少见,还做得一手好针线,性格温柔,就这样尽管比我姑姥爷大了5岁,还是嫁给了当时才14岁的姑姥爷。后来生了我三个表舅两个表姨。三个表舅都很勤恳,两个表姨针线活特别好,我妈也跟我姑姥姥学了一手好女红,刺绣活灵活现,裁剪缝纫也在十里八乡很有名。姑姥姥很贤惠,不论生活多么艰苦,乡下的日子饭菜多么寡淡,总是给太姥爷做小灶,炒俩鸡蛋,再单盛出一碗大锅菜给太姥爷放自己屋单吃。后来孩子相继出生,却从没有改过这个规矩。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太爷爷讲故事,却没有一个敢在他面前调皮捣蛋,这些孩子们后来成家立业都很孝顺,这也是家规严格的结果。

老人活了84岁,一生品格端正、受人尊敬,活得太刚强不服老。一次不听劝告,非得下着雪出去割干草,摔了一跤后骨折瘫在床上半年。一辈子不服输,干净利索了一辈子,忍受不了炕上窝囊,又怕累别人。儿孙们很孝顺,但是太姥爷的眼睛再没看到过神采,不久就去世了。

后来我经常回味知书达礼这个词,查阅了词典,发现还有一个知书达理。以前没有确切的区分过这两个词,知、达:懂得。有知识,通事理。礼:礼节、礼仪、礼数、礼法等。理:道理、定理、公理、情理、事理、哲理真理。

也不知道太姥爷究竟要求的是哪个,估计兼而有之。后来我喜欢上了阅读,从小人书开始,我痴迷于这种从纸张和墨香中探寻另一个世界的活动。在自己经历坎坷时,书更成为我的灵魂伴侣,陪我度过那些暗淡无光的日子。我将把“知书达礼”作为家训传承下去,让我的孩子们品读诗书品读人生。

□通讯员 何建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